“見過爵爺!”
“劉大人客氣了!”
趙清虎有些感慨啊,劉佐仁,差點兩人就成為親家了。
“這位是令千金?”
劉佐仁笑了,捋了捋胡須,“小女頑劣,爵爺見諒。”
“劉大人此言謬矣!”
“見過爵爺!”劉家姑娘,朝著趙清虎福了一禮。
“好,好!”
可惜啊,三郎、四郎是個不爭氣的。
這么好的姑娘,就不上點心?
等你們遠洋海外,滄海孤寂,你們好好享受去吧,兔崽子。
碼頭上,趙清虎帶著一眾官員,在早就搭建好的平臺上落座。
士兵們在維持秩序,百姓們拖家帶口,背著包袱,推著獨輪車,一家一家登船。
十萬百姓,有一萬兩千多戶,大部分是壯年勞力跟小孩。
老人很少,年紀大一點的,也就是跟趙清虎差不多,四十郎當。
這一次遷徙,百姓雖然多,但是,大部分都是父母帶著兒女。
是從一個大家庭內,抽取的一個小家庭。
就拿趙清虎家來舉例,朝廷對他們的征召遷徙,自然是樂意他們一大家子都舉家搬遷。
可這樣搬遷,在這個古代社會,難度太大。
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們家大體上不動,而是從趙清虎的六個兒子中,抽出長子之外的一個兒子,拖家帶口遷徙。
如此,他們的根還在大淵皇朝。
趙清虎看過賬目,這些人的安家費不少,都是從皇帝內庫,以及參與其中的勛貴湊出來的。
“怎么還有讀書人?”
見到人群中,偶爾跟著幾個身穿儒袍的讀書人,看樣子年紀都不小了,趙清虎好奇。
劉佐仁尷尬了,甚至臉上還有一些壓制的怒意。
“是殿下直接下手書,把人請來的。”
老大人已經在極力壓制脾氣,但是,那一個“請”字,依舊是咬牙切齒吐露出來的。
趙清虎揉了揉太陽穴,太子殿下是真的勇敢啊。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這些讀書人,怕是身上還有功名。
難怪,太子之前給自己來信,讓幫著安排了大量書籍上船。
甚至是筆墨紙硯這些文房四寶的制作工匠,這一次也帶了不少上船。
文明傳播,才是開疆拓土,對外擴張的不二法門。
“殿下還少帶了一樣東西!”趙清虎道。
劉佐仁好奇,“爵爺有何見解?”
“圣人畫像!”
聞聽此言,劉佐仁有點懵,隨即恍然大悟,一拍腦門。
“老夫慚愧啊!”
自詡讀書人,圣人門徒,如此重要的事情,太子殿下沒有想到,他怎么就沒有想到?
今日百姓登船,明日就是出海遠洋的日子,時間來不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