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
劉佐仁坐不住了,“快,召集城內所有畫師,去夫子廟。還有,準備筆墨紙硯,把有功名的讀書人全都召集過來,今天就是點燈熬油,也要把圣人畫像弄出來!”
太子殿下竟然把這些讀書人都征召了過來,要派遣他們駐守在海外。
那就不能浪費了,他們可都是讀圣賢書的,是圣人門徒,豈能不帶著圣人畫像,不給圣人立廟建祠?
趙清虎看了一眼著急忙慌下去的一眾官員,往太師椅上一靠,放心了。
大淵皇朝要往外擴張,開發海外土地,開疆拓土,自然要把孔圣人的畫像亮出來,精心包裝一番,時時勤奮擦拭。
劉佐仁對于圣人可不敢怠慢。
夫子廟內,很快,天津衛的讀書人、畫師全都被聚集了過來。
“此次太子殿下遠洋出海,我輩讀書人義不容辭,有兩百多擁有秀才、舉人功名的讀書人響應太子號召,愿意出海傳播圣學!”
“但時間倉促,他們準備不足,我們需要圣人畫像,需要圣學書籍,需要錢財物資!”
“在場的都是讀書人,都是圣人門徒,傳播圣學,將之弘揚海外,教化蠻夷,乃是圣人之道,爾等不可怠慢,明日殿下遠洋之前,能畫出多少就是多少,能聚集多少物資就是多少。”
“事后,本官必定會上書朝廷,為爾等請功,也會焚表夫子廟,敬告圣人先知!”
此言一出,毋庸置疑,直接給了這些讀書人暴擊。
傳播圣學,弘揚圣人之道,這是他們學習圣學的畢生追求啊。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橫渠四句,自橫渠先生喊出來后,便是他們讀書人畢生追求。
如今有了實現機會,他們能參與其中,何其榮幸?
“劉公高義,我等義不容辭。”
“劉公,城中有李木匠,擅長雕刻,可讓他來,緊急為圣人塑像!”
“是啊,李木匠手藝好,時間雖然倉促,應該能完成。”
“好,快派人去請來!”
除了木匠,還有石匠,時間雖然倉促,弄不來太大的雕像,可弄一個中等的總行吧?
實在是不行,讓他們帶上妻子兒女、帶上材料,直接送上船,去海外為圣人塑像便是。
很快,就有東西出來了。
劉佐仁也沒閑著,而是讓手下官員,把這些東西一批批送上船,送給那些被強行征召過來的讀書人手中。
原本被迫而來的讀書人,心情十分糟糕。
卻突然有了傳揚圣學,播撒圣學的任務,不少人,打了雞血一般,激動了起來。
至少,這個理由,讓他們能壓下遠離故土,難以棺梓歸鄉的落魄。
讀書人的動靜,自然沒能瞞過太子殿下。
很快,也問清楚了原因。
看著一個個激動的老學究,竟然開始主動配合他們的安排,太子殿下嘆了口氣。
“自己這點手段還是不夠啊!”
帝王之術,駕馭群臣,驅策指揮如臂指使,乃是關鍵。
他知道在海外開拓殖民地,這些讀書人是關鍵。
正因如此,他才頂著巨大壓力,征召了兩百多個擁有秀才、舉人功名的讀書人過來。
允許他們拖家帶口,留下長子在家守著家業,其余人帶上,甚至沒給安家費,就是強行征召過來的,都是年紀比較大,基本科舉無望的一群人。
這些人的抵觸,太子內心很清楚,想著出海了,他們就老實了,必須依托大淵皇朝百姓而生存。
不曾想,有了一個名頭,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就大大提升。
果然啊,父皇的話沒錯。
駕馭儒臣,需要從思想上下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