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爵爺此策,利國利民,只是這官員培訓,誰來負責,培訓內容為何,還需要陛下圣裁。”
暖身殿內,左相第一個表態,對于官員培訓他是舉雙手贊成的。
科舉之后,外派的官員直接上崗,即便是留在朝中,也就是有一個六部觀政機會而已,根本沒有實操經驗,授予官職之后,并不能第一時間上手,還需要時間磨合。
官員培訓,在官員上崗之前可以進行,上崗后,同樣也必須牢牢抓緊。
如今的大淵皇朝可是日新月異,出現了不少新鮮事物。
向,都不是很了解。
只是閱讀邸報,如何能跟面對面直接培訓來的快。
培訓,不就是教學嗎?
讓這些從科舉之中走出來的官員,重新回到課堂,學習為官之道,掌握皇朝最新大政方針,同時也給他們上一上緊箍咒,別墮落成貪官,一舉兩得。
趙清虎郁悶了,左相不都明白了嗎,讓我來干嘛?
我的興趣不是官員培訓,我在意的是商貿特區。
至少,在京城外圈定一片地界作為商貿區,可以建房啊。
反正朝廷有錢,國庫今年的收入不錯,雖然花的多,可是,安南前線已經開始大量往大淵皇朝輸送金銀了。
以戰養戰,糧食這些要留下,可繳獲的金銀,鎮南王可是送回來不少。
為了接收這批金銀,皇家銀行云南分行組織了一條金銀輸送線。
工匠院有建筑隊,這幾年,聚集在京城周圍的勞動力也多了起來,國庫有錢,如今又有了政策需求。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不把房地產抄起來,不讓這些地主老財地窖里面最后的財產挖掘出來,大淵皇朝如何發展?
就算是國庫的錢財不夠,商貿城完全可以找皇家銀行貸款。
皇家銀行儲蓄太多,趙清虎正擔心巨額利息,難以做到收支平衡,賺錢很少呢。
把房地產抄起來,銀行絕對能賺錢。
不曾想,宏豐帝先討論官員培訓的事情。
怎么培訓,讓誰來當導師,培訓什么內容?
眾人一直議論到了半下午,中午是宮中御廚提供的餐食。
好歹是跟皇帝一起吃的,飯菜品質還是不錯的。
把全國官員全都召集回來培訓,明顯不可能。
只能是三十六路的巡撫,一些重要州郡的知府。
文臣需要培訓,武將亦然。
而且,要把政法學府推廣出去,在全國三十六路的貢院附近都要開設,專門用來培訓官員用的。
各級官員在培訓后,重返崗位后,也要把所學朝政教授給吏員。
官員培訓的事情,并沒有多大的阻力。
畢竟,大淵皇朝的官員,三年一屆,基本上都是流官。
官員品階足夠,任滿一屆后,都是要回歸京城述職的,重新在吏部等著任職的,在此期間,也會得到一些六部觀政的機會。
無非就是,提高頻率,以及增加培訓人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