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清虎的建議下,官僚系統,內部簡報出現了,是邸報的升級產物。
把這件事情議定好之后,便是眾人都感覺頭疼的商稅改制。
這件事情,朝廷中樞,也有大量官員持反對意見。
左相態度曖昧,右相是旗幟鮮明反對,朝廷已經有了煤炭商戶、鹽鐵專營,還要強取商稅,簡直是與民爭利,會大大打壓民間的商業活動,勞民傷財。
陸幀自然就是改革派,也糾集了一批官員。
這幾年時間,朝廷上馬了不少項目,都是大項目,其他的且不說,光是疏浚河道,建立全國糧倉,就是大項目,需要國庫持續投入。
再不開源節流,國庫就要入不敷出了。
“諸位,稅賦乃是朝廷根基,你們是不是忘了,當初爵爺在《大淵日報》上刊登的,皇朝周期律?”
今天趙清虎在,陸幀感覺自己底氣十足。
爵爺即便不開口,也代表了他背后強大的力量。
當初的翰林三問,皇朝國運不超過三百年的敏感問題。
自從趙清虎在《大淵日報》上刊登答案后,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有意識淡化這件事情。
右相沒想到,陸幀竟然在這個時候,把這件事情拿了出來。
那皇朝周期律,除了提到了土地兼并的危害,還提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隨著土地兼并的糜爛,對于朝廷最大的危害之一,就是稅賦縮減,朝廷收不上稅,缺錢了!
沒了稅賦,國庫沒錢,那朝廷就是一個擺設,什么事都做不了。
軍餉發不出來,賑災沒有錢糧,甚至是官員的俸祿都要拖欠,那可真是皇朝末年,滅國之災。
“陸尚書不用危言聳聽,我大淵皇朝立國才五十四年而已!”
“右相此言荒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難道咱們這些朝廷官員只看眼前,不看未來?你右相不想著大淵皇朝萬年?”
“你,老夫并無此意,你莫要胡言。”
開玩笑,只是不同意商稅改制而已。
你陸幀會不會說話,老夫是丞相,勉強還是個大地主,大商賈,自然愿意大淵皇朝萬萬年。
唯有如此,他們家的財富才能一直保持下去,子子孫孫都是人上人。
滅國災難,他們家也不一定能扛得住。
炎黃歷史之上,數次的衣冠南渡,多少王公貴族,埋骨路旁,如荒野敗犬。
“商稅改制牽扯太大,貿然推廣,怕是會引發動蕩!”吏部尚書站了出來。
其余幾個尚書,甚至是大學士,也都面露擔憂。
商稅這東西,除非太祖當初訂立國策的時候,就是完善的,否則想要更改,真的很困難。
既得利益者太多了,誰敢動啊?
陸幀對此,也有所預料。
“既然如此,那建立商貿特區,進行商稅試點的事情,諸位應當不會反對吧?畢竟,諸公無非是擔憂商稅改制貿然推廣,會引起動蕩混亂,那就在京城外面設置一個商貿特區,朝廷可控,如何?”
陸幀的目的就是這個,按照趙清虎說的,先把商貿特區建立起來。
到時候,有了成功案例,看誰還敢反對。
若是一個商貿特區,一年能收上來百萬稅銀,皇帝陛下絕對會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