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幀離開趙府的時候,一臉的憂慮。
收過路費,這個概念太形象了。
朝廷又不是劫道的匪徒,怎么收過路費啊?
設卡收費,這不是吃拿卡要嗎?一旦朝廷有了政策,怕是江南六路的水泥路官道修好了,立馬就會是怨聲載道,民怨沸騰啊。
誰走官道,還花錢啊?
又不是進城上稅,走走路也要收錢,而且這收費很困難啊,怎么收,用什么標準?
朝廷的標準再好,
更何況,收過路費的標準,原本就不好定。
一車貨,你說他只有干草,只值兩百文,我就說他值兩百兩。
吳員外的一車瓷器,那都是殘次品,是人瓷器窯口燒出來扔掉不要的,十個銅板都不值。
這跟吳員外是縣令老爺的大舅子一點關系都沒有。
這些麻煩不僅陸幀知道,趙清虎豈能不知道?
可也不能因噎廢食啊。
不能因為有麻煩就不推動。
用雪花鹽業的利潤來推動江南的水泥官道建造,這個辦法很好,趙清虎都不得不佩服陸幀的先見之明,而且為了花錢是敢想敢干。
雪花鹽業的銀錢,分出去也就分出去了,截留下來就能干大事。
趙清虎有幾次也是截留的大公司的利潤,籌建皇家銀行,籌建教育系統,那個不是花的大錢,都是從這些大戶的賬面上截留的。
可為了穩定股價,必須要有一個理由,而且,是一個可以看到的,未來可以盈利,可以收回成本的理由,還要冠冕堂皇。
否則,怎么給股東交代?
雖說交易中心只有兩只股票,可一旦形成股災,股價斷崖式下跌,那真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種必須公開的事情,就不能吃相太難看。
大淵皇朝,是皇家天下,是家天下。
理論上來說,皇帝一道圣旨,可以收走皇朝內任何東西。
但是,宏豐帝真的可以如此做嗎?那是遺臭萬年,自毀根基的事情。
炎黃子孫,華夏文明,可沒有這樣的傳統。
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了德政的定論。
天子承接天命,代天牧民,若天下萬民困苦,四海貧瘠,便是天子失天命,神器將易主之時。
皇帝上承天命,代天牧民,萬民供養皇帝,是天命。
而一旦皇帝讓天下萬民困苦,天下饑荒,也是天命轉移,更換皇朝之時。
天子,以及以天子權力為根基,從而拓展出來的皇朝,就有責任讓萬民安居樂業,活下去。
追求高一些的,不僅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好。
一旦萬民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也是天命,是能得到正統承認的。
你是中原皇朝的天子,是掌權者,就必須認可這個規律。
否則,天下皆反,和尚提刀上金鑾,斬了狗皇帝腦袋,也是正常。
儒家,便是有這個思想傳承的。
只是,想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很多時候,因為眼前利益,個人利益,家族利益,也忽略了天下人的利益。
趙清虎收過路費的建議,肯定會有大麻煩,執行的時候,必定是怨聲載道,甚至有可能影響正常商業往來。
但是,沒有這個理由,現如今雪花鹽業的賬目公開制度,你就不能動用上千萬兩的巨款。
思來想去,陸幀最后還是一咬牙,一跺腳,給朝廷上書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