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隊這邊,三個營分配了戰利品,帶著兩門步兵炮,過了沈橋,向李巷進發。劉孫兩位營長非常默契的把兩門步兵炮都給了2營,他們倆分配三門迫擊炮和擲彈筒。
不是他們高風亮節,而是突擊作戰,步兵炮行動不便,雖然可以提供火力支援,但是也會成為累贅。
盧愛青自然是舍不得丟棄這兩門炮,命令4連1排協助炮排,拉著炮一起走。
李巷不過兩個小隊的鬼子,象征性的抵抗過后,隨后就向辛家庵撤退。
下午2點,突擊隊兵不血刃,拿下了李巷。
“各位,接下來的辛家庵是真正的硬仗!
師部回電說有三個中隊的鬼子已經在來的路上,辛家庵有兩個中隊,加上沈橋跑掉的一個中隊,一公里外湖坊,還有鬼子一個中隊!其兵力已經跟我們相當。
而且一旦陷入持久戰,鬼子會繼續增兵。所以我們必須要趕在日軍增援到達之前,拿下辛家庵!一旦沒拿下,就得立刻退回沈橋!”
“盧營長,你的意思是?”
“先派敢死隊,去把它們的坦克裝甲車炸了!然后向辛家庵猛攻!盡量在一個小時內拿下辛家庵!然后乘勢往北過橋向西,打湖坊!”
“如果拿不下來,我們就會腹背受敵,那三個趕來的中隊,肯定會在沈橋北羅一帶圍堵,到時候我們就只能往南走。
只是這一走,立刻就會變成喪家之犬,前堵后追之下,恐怕會陷入重圍,有全軍覆沒的風險!”老孫根據目前情報,已經想到了一旦失敗的后果。
“不錯!就算拿下辛家庵,我們也要面對日軍增援部隊的圍堵。辛家庵西北兩面環水,雖然水面不寬,但還是挺深的!堅守確實合適,但沒有支援,那就是死地!”劉營長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兩位說得不錯,所以我們拿下辛家庵后,必須立刻往北進攻湖坊!只要過了河,向西可以威脅湖坊,順化門,往東可以撤向艾溪湖,瑤湖。”
“那湖坊有一個中隊的鬼子,辛家庵的鬼子也會退向湖坊,只怕這橋,不好過啊!”老孫看著泥地上畫的簡圖一陣思索,想找出一個好辦法。
“我已經派人偵查過了,湖坊就是個水上十字路口。辛家庵北面是危村,危村西面緊鄰湖坊。
我的辦法是兩個營東向西打辛家庵,以強火力吸引湖坊那一個中隊鬼子過來增援。危村兩邊橋頭都只有一個分隊,等他們一過來,剩下的一個營奇襲危村橋守軍!”
“之后兩個營轉向過河,把橋一炸,湖坊就是我們的了!”老孫眼前一亮,頓覺這個辦法可行性非常高。
“如果湖坊的鬼子不來,我們也可以直接拿下危村橋!一個中隊而已,咱們這么多炮,夠鬼子喝一壺了!如果鬼子炸了橋,我們也可以吃掉辛家庵的兩個中隊,然后退回沈橋。”
“好!就按這個辦法!”
盧愛青這個辦法,是根據盧嘉帥新的偵查結果,祖孫倆一起想的。本來按盧嘉帥的想法,是靠河岸行軍,繞開辛家庵的鬼子,直接奪取危村橋。
但是盧愛青為了把戰亂鬧大,選擇了吸引日軍增援,再奪取危村橋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