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見是撤!我們已經吸引了8個中隊的日軍,有3個是從前方主力部隊那邊撤回的,加一起都一個聯隊了!我認為我們已經達成了目標!”
老孫的1營在剛剛的過橋阻擊中損失最大,短短幾分鐘,就損失了幾十人,現在已經不滿300人。
“我的意見是就地防御,等待237團支援!”3營在奪橋之后跟湖坊中隊的碰撞中同樣損失不小,他也知道,就憑他們3個營,絕無法突破一個聯隊日軍的包圍。
日軍炮擊還是繼續,1營和2營槍法好的戰士在河岸邊跟留在對岸的一小部分日軍對射,雙方都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打一槍換個地方,以躲避可能的炮擊和精確狙殺。
“我的意見,是先吃掉湖坊的日軍一個中隊,如果有機會,就打順化門,沒機會再撤!咱們三個營,合則生分則死,不管怎么樣,都必須集中在一起。”
“我不同意繼續進攻,風險太大!”
“我同意先打湖坊的日軍,如果我們撤退,他們肯定會撲上來!吃掉后再就地等237團。”劉營長說道。
“既然大家有分歧,還是先問問師部237團到哪了,如果距離不遠,等他們到了再決定接下來的行動方向。這樣就算撤退,師部也不怪不到我們頭上!”
“我同意!”
“就按盧營長的辦法,先問問師部!”孫營長不想毫無意義的犧牲,盧愛青說的很對,他的方案目前是最佳的,就算將來問責,也怪不到他們的頭上。
“師長!突擊隊前進到湖坊危村了!半小時前他們陷入了敵8個中隊的包圍,損失嚴重!炸了玉帶河上的石橋后,不但跳出重圍,更是突進到了湖坊危村!
現在敵7個中隊正分兩路圍堵,還有1個中隊堵在湖坊前進方向。他們問237團到哪了,什么時候可以跟他們匯合。”
“也是為難他們了,在一個聯隊的包圍下不僅突出重圍,還能推進戰果。237團到哪了?”
“他們還被堵在艾溪湖東岸的太子殿。”
“還在太子殿?一個完整的主力團,還堵在太子殿!許輝他在干什么?郊游嗎?還不如一個臨時組成的草臺班子!”
“現在怎么辦?是否讓突擊隊撤回來?”
“不行!都打到這了,現在撤回來,前面的努力就都白費了!命令:突擊隊先行消滅湖坊日軍,然后急攻順化門!”
“是!”
很快,師部的命令被分別傳達到了三個營長的手里。
“怎么辦?師部讓我們繼續進攻!”
“我的意見,還是直接撤退!我們隨時都可能再次陷入重圍!”
“我的意見,按命令先打了湖坊再說!”
“我同意劉營長意見,咱們就算撤,也得先打了湖坊!否則,在上級眼里,咱們也成徐進之了!”盧愛青最后一個發表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