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張晨辦事效率如此之高,陳昭內心十分高興,這代表著陳家村離致富越來越近了。
回村的路上,林海把單子交給了陳昭。
“你準備怎么收這筆費用?三千塊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咱們村子二百來戶人家,每家得交十塊多呢。”
在那個年代,城里上班的人可能一個月工資能有個十塊錢,但陳家村可不能按上班的人來算。
陳昭皺了皺眉頭,把單子揣進了兜里。
“我讓老劉頭發動一下吧,畢竟這是對大家都好的事情,相信經過上次的村委會通知大家也都能想開。”
一到村口,陳昭告別林海之后就馬不停蹄地來到了老劉頭家。
他拿出了單子,將他和林海算得賬也寫在了單子上。
老劉頭拍了拍胸牌,表示這事全權包在他身上,他就算豁出去這張老臉也要把錢收齊。
陳昭聽到這一消息,皺起的眉頭立馬下去了。
出乎意料的事,陳昭預想中的情況并沒有出現,村民們聽到收錢的消息后立馬爭先恐后地來到老劉頭家里,手里拿著層層包著的鈔票。
原來就在陳昭和老劉頭商量集資的時候,林海也沒閑著。
他找上了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把修路的好處一一列舉了出來,不僅能讓自己的孫子輩以后能走出去,還能將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吸引回來。
有了他們的帶頭,村民自然是十分樂意,畢竟看到自己土生土長的家鄉越變越好,有誰會不樂意呢?
而陳昭看到村民們的熱情后,更是表示自己多出十塊錢,卻引發了哄堂大笑。
一旁的王姨笑道。
“你還是回去跟你媳婦兒商量一下吧!”
陳昭信誓旦旦地說家里他說了算,而且路修起來之后劉芷若和劉芷晴也不用整天被困在這一畝三分地上了。
只見老劉頭手中的紙幣越來越多,三千塊不到一下午就收齊了。
等到村民各回各家后,陳昭、林海還有老劉頭一直點到了晚上,才把這三千塊錢打包收好,靜等施工隊的到來。
陳昭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了家,一進家門就倒在了床上。
劉芷若早已經從鄰居最終得知了籌資的消息,她也沒對陳昭自作主張多捐十塊的舉動表示異議,畢竟她還是分得清是非的。
洗漱完畢后,劉芷若關了燈爬到了陳昭身邊。
她躡手躡腳地替陳昭蓋上了被子,輕聲說道。
“今天就先放過你……”
日上三竿,陳昭熟練地甩出了兩只拖鞋打跑了打鳴的公雞后,罕見的賴了會兒床。
昨天點錢實在是點的手抽筋,全是五塊十塊的面額,湊成三千塊也是不小的重量。
但他突然又想到,施工隊最遲明天就要來了,陳昭還得先把通往溫泉的路上的野獸全都驅趕到更更深處去,于是立馬跳下了床。
劉芷若見陳昭一大早就在擦他的獵槍,便知道他今天要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