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劉琦聞聽劉表病篤難治之訊,哀傷不已,涕淚橫流。
欲北上襄陽去見父親。
李嚴勸道:“襄陽恐被蔡瑁所控,公子若入襄陽,恐為蔡瑁所阻。真得若入城,又恐被蔡瑁所害,請公子三思。”
劉琦滿面淚水,語氣堅定:“父有兇險,更不能不見。”
遂將府中之事交與糜竺和李嚴,領親兵三千,與張仲景去襄陽見劉表。
另一邊,曹操恨兩番敗績之辱,即刻昭告四方,奏表于帝,痛陳劉備悖逆之狀,揚言承天子威命,興兵討逆,以彰正義。
至于劉協對此事做何感想,實則并不重要。
而后,誓師點將:
乃遣曹仁、張遼率部為第一隊前軍,以防敵軍設伏;
遣曹洪、張郃引軍為第二隊繼進,以護糧草輜重;
遣夏侯淵、于禁統軍成第三隊之援,以應倉卒之變;
遣夏侯惇、李典領兵作第四隊之翼,以固進軍之勢;
曹操親率許褚、樂進、徐晃、臧霸、呂虔、朱靈諸將并所部為第五隊,督陣于后;
每隊皆領兵十萬,軍威甚盛。
再命曹純就任陷陣將軍之銜,統帥虎豹精銳,身負奇襲之命。
最后,詔令汝南太守李通,領汝南精兵五萬,星夜兼程,迂回至敵軍側翼,伺機長驅直入,沖擊敵軍后營,與大軍前后夾擊,令敵首尾難顧。
共計大軍五十五萬,浩浩蕩蕩,往荊州而去。
劉備聞之,亦升帳點兵!
立召諸將,齊聚麾下,各領所部,嚴陣以待。
劉備凜然而立,朗聲言道:“今曹軍勢猛來襲,我軍兵寡,難與之力敵,當以計取。諸葛軍師前戰已挫曹軍銳氣,既有勝績,此番必能再捷。軍師軍令,既我軍令,全軍務必謹遵,令出唯行,如有違逆者,軍法無情,立斬不赦!”
眾將一起拱手:“喏!”
諸葛亮穩坐中軍,心中不禁感慨。
若不能克敵制勝,又何顏以對主公如此信任?
當即神色冷峻下來,一字一句緩聲言道:
“曹操此舉大軍前來,必緩行慢進,于南陽盆谷設營,伐木造械,以攻樊城。
我偏急攻,先挫其鋒銳,再引我預伏!”
諸葛的聲音緩慢,但鏗鏘有力,天生自帶一種令人安心的可靠感。
接著,諸葛亮開始點兵:
“張飛何在?”
張飛虎軀一震,上前抱拳:“軍師有何吩咐!”
諸葛亮羽扇輕搖:“你領本部精兵,隱匿于峴山之北,多設旌旗,揚塵為疑兵,待曹軍先鋒至,吶喊鼓噪,不必戀戰,擾其軍心即可。其必不敢行軍,待其扎駐,即可往東撤至義陽。”
“喏!”張飛聲若巨雷。
諸葛亮又囑咐道:“翼德將軍切記,不可與敵交戰。此后自有將軍戰將殺敵之機!”
張飛一抱拳,誠摯道:“軍師,放心吧,老張定不辱使命!”
諸葛亮點點頭:“趙云。”
“在”
“你率三千精銳輕騎,繞道曹軍側翼,尋機突襲其輜重糧草。曹軍遠來,糧草避在前隊,必亂陣腳。前軍一亂,后續諸軍必生惶惑,首尾難以相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