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張嶷彷徨之際,嚴顏信至城中,通曉大義。
乃言主公枉死曹營,大公子被曹操所欺,決定相助公子,歸附皇叔,共扶漢室,共抗曹賊。
張嶷本信嚴顏,又與嚴顏的顧慮相同,見此來信,沒有絲毫疑慮。
遂率開城門,率城中文武乃歸附劉備。
劉備聞訊大喜過望,與法正等速往巴中與嚴顏相見。
……
于此同時,關羽提兵北上,已破曹軍數重防線。
平原之戰,無人是關羽大軍的對手。
此刻,他終于將兵線推到了宛城之下。
他立于中軍樓車之上,手撫美髯,遙望著城樓巍峨之勢,不禁慨然長嘆:
昔年隨兄輾轉半世,今番終得揚旌叩關,欲定鼎河洛之間。
沒有絲毫猶豫,立率大軍對宛城展開了進攻。
因堅壁清野,不能利用樹木建造太強的攻城利械,唯有軍卒舉著盾牌,推著四輪沖車對城門展開一輪一輪的進攻。
守城的曹軍準備充分,將金汁巨石拋下,砸得攻城軍叫苦不迭。
這種戰斗對關羽軍消耗極大。
但沒有辦法。
曹仁豈是等閑之輩?
他臨走前,已經將宛城的防守做到了極致。
最終,關羽在損失數百敢死軍卒的代價下,攻下了這座城隘。
那么,這是宛城么?
不,這只是宛城前沿的一處關隘。
嚴格來說,這根本算不得城池。
往后還有幾十甚至上百的城隘等著關羽去攻破。
而且越往后的城池愈發堅固,需要更尖端的攻城器械與攻城戰術。
不過,對于徐庶來說,第一個戰略目的已經達到。
他要做的就是利用這個城池高聳的城防木料,來建造攻城器械。
這些木料,多用來建造城內哨塔與箭樓。
城破前曹軍燒毀了幾座。
但因大量火油與木材都用來投擲攻城士兵,以至于城破臨逃時不能及時摧毀所有的塔樓木料。
徐庶命人將木料收集到一起。
“軍師,要做云梯么?”關羽詢問。
在所有攻城器械中,云梯是最簡單實用,也是最容易制作的攻城器械。
顯然用這些木料制作云梯最有性價比。
但徐庶卻搖搖頭。
他拿出了一張圖紙。
“坤樞震石車。”
“哦?”
關羽沒聽過這個名字,接過圖紙,卻覺眼熟。
他在參與曹操與袁紹大戰時見過類似的車子,乃劉曄發明,叫“霹靂車”。
只是這個“坤樞震石車”又與霹靂車有很大的不同。
它的骨架更大,搖臂更長,所載石料也更多。
本來對曹軍來說,能建造出威力更強的霹靂車是很必要之事,但這涉及到技術問題,冒然求大求強,卻不合動力學,反倒不能拋得更遠。
劉曄的版本是經過多少次大戰,改良的最佳版本。
而此車竟在此之上,還有改良?
是正確的圖紙嗎?
關羽還是相信徐庶有這個能力的。
“諸葛軍師造木牛流馬以紓運漕之艱,今元直又制坤樞震石車以濟攻堅之困。我大漢軍師,真乃天縱奇才,濟世之英也!”
徐庶被夸了,卻有些尷尬。
“不瞞云長,此車圖乃孔明親筆所繪。某雖曉暢兵法戰陣,然于器械工造之能,與孔明相較,實有云泥之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