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雖施仁義之舉,然亦非心無城府之輩。
相反,他為人處世亦有手段,更不可能完全被曹操拿捏在手。
曹操讓他先給糧草,再退出蜀地。
劉備的要求卻是,讓曹操先行撤離蜀地,再送之糧草。
此二者看似相近,實則大不同也。
使臣詰問:“玄德公緣何作此所求?”
劉備冷然一笑:“倘若我許曹公糧草,曹公得糧卻不退出蜀地,繼續屠掠我蜀中百姓,卻待如何?”
使臣反問:“莫非玄德公不信丞相之言?”
“不信!”
劉備很坦率的搖搖頭,義正辭嚴道:“曹公嘗言當厚待劉季玉,季玉遂邀其入蜀,詎料轉瞬加害我季玉賢弟于陰平。其進軍綿竹之際,復以‘王師所至,秋毫無犯’為辭,然終乃屠城害民、劫粟奪糧,諸般惡行靡有孑遺!
如此行徑,教備如何能信!”
“這……”
一番話,懟得使臣啞口無言。
但偏偏劉備還有理有據。
反拿捏曹操在手。
“倘若曹公肯依我言,先退蜀地。我自可籌糧相援,倘若曹公不肯先退蜀地,備只好備好弓馬,磨利寶劍,與曹公會獵綿竹也!”
一番言辭,凜然有威,直若金石相擊,震得滿座皆贊。
使臣無言,只好拜別而出,回去找曹操復命。
聞此語,法正忽思及后策。
若曹操不肯先撤蜀地之兵,自有正當理由與之交戰。
若曹公真肯先撤蜀地之兵,我等若不與糧草,又當如何?
主公是否也是此意呢?
……
另一邊,曹操聞使臣回報,亦感慨嘆息。
“劉玄德真乃人中之龍,孤恨不早除此人也!”
現在壓力又來到了曹操這里。
曹操思量許久,長嘆了一口氣。
“可從玄德之言,先撤蜀地,移師陰平。”
聞此言,張松大呼“不可”!
“主公,倘若我們退兵至陰平,劉備卻不予糧草卻能如何?”
曹操目闔頷首曰:“先生尚未深諳劉玄德,其必不為此三十萬斛粟而棄其賢名也。況且,我退師之際,其不來興兵作擾,亦為善事。”
于是,曹操方得移師退往陰平。
而劉備,也真的去征收糧草。
這令法正很是不解:“主公,非誆騙曹操?”
劉備搖首道:“人無信不立,若今誆騙于曹,后必難立信于世!再想以此救得百姓,恐怕救沒那么容易了。”
法正點點頭。
也正是劉備之名,令曹操這般勁敵,亦甚為相信。
否則,這筆買賣是無論如何都談不成的。
然而,曹操還是后悔做這筆買賣了。
他退往陰平之時,擔心陰平有異,遂以張郃先行,往陰平狹道。
誰知,雷定駐守陰平狹道,不予放行。
此陰平狹道,乃上山攀嶺之路,有的地方還得吊索攀壁。
除非有援兵駐守協助,否則行路異常艱難。
若得敵軍憑高駐守,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也。
此時雷定就站在高處石崖之上,俯視張郃,大笑道:“強端已伏誅,我今已投玄德公麾下,曹公若欲行此事,斷不可為!”
張郃大驚,遂回報曹操。
曹操聞言,盛怒之余,恍然意識到自己已被逼至絕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