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對此很詫異,但總歸是可以接受的結果。
轉念思及阿斗前世所囑,孫權、呂蒙曾有“白衣渡江”之舉,恐此乃曹操暗襲益州之策。
縱無害人之心,亦不可無防人之策。
遂不敢自滿懈怠,仍謹飭應對。
他將殘兵流民悉數收編,入于民伍。
復按其年歲、體貌擇其優劣,編為役夫之隊。
幸得早時征集大量糧草,方免倉促支應之虞。
而就在這時,聞馬超率兵來附。
劉備早聞諸葛亮書信,馬超已入漢中相附。
今又來此地,不免有些詫異。
但還是欣悅異常。
事實上,他也仰慕馬超已久。
遂出城相迎。
遠遠望見一隊鐵騎踏塵而來,為首二將,皆銀甲白袍,獅盔獸帶,正是馬超與其弟馬岱。
至一箭之地,馬超亦見劉備隊伍。
遂令軍隊停下,單人單騎到近前,他翻身躍下。
劉備已搶步上前,他落馬之際,劉備已然握住他的手。
“可是孟起將軍?!”
“正是,正是!”說完,撩袍欲跪:“參見劉……”
“哎!”
劉備將他拉住:“孟起之祖馬伏波與我漢世祖同起兵戈,我與壽成公又同于衣帶詔落名,劉與馬如兄弟之好,何必多禮?只……愧不能救壽成兄……”
即便馬騰之死與劉備毫無關聯,劉備亦面含惋愧之色。
馬超的心頭轟然一熱,眼眶竟微微發潮。
那一句“兄弟之好”,如寒冬里的炭火,瞬間驅散了他滿身風霜,也消融了心中最后一絲拘謹。
他望著玄德誠懇的眉眼,只覺先前所有的忐忑與揣測都成了多余,當下深吸一口氣。
“既蒙劉皇叔如此相待,超敢不效死力!愿與公共生死,同進退,以匡扶漢室也……”
說到此,他后撤一步,堅決跪地,抱拳朗聲道:
“馬超,參見主公!”
而馬超這一跪,身后萬余羌漢聯軍皆共跪地:“參見主公!”
劉備忙雙手扶起,執其手道:“有孟起相助,如虎添翼,何愁大業不成?”
馬超遂介紹于馬岱與劉備相識。
劉備迎得馬超兄弟,自是大喜,但心中自是疑惑。
馬超原與諸葛軍師約于涼州結盟,此乃緊要關頭,不往涼州襄助孔明,反倒奔波至此,究竟是何狀況?
于是,問及馬超因由。
馬超便直言因果:“末將亦欲佐諸葛先生討伐涼州,然軍師擔心主公在益州戰事吃緊,故在其親入涼州之際,特命我兄弟往陰平,聯結氐將雷定,以斷曹操北歸之路。”
劉備心頭猛然一震,長吸了一口氣,喃喃道了一句:
“原來如此……”
經過馬超這一解釋,他全明白了。
曹操竟棄糧草于不顧,倉皇遁出益州,此皆軍師之布局也。
憶昔聞阿斗所言,初以為其敬服相父,言辭多有溢美。
今觀之,以諸葛丞相之智,阿斗也未能盡述其能。
孔明啊,你到底強到了什么程度?
然諸葛孔明之能,非獨在謀深計強。
其忠義之節,亦讓劉備感佩于肺腑。
旁人不曾細想或不得察覺。
但劉備卻明白,諸葛亮的良苦用心。
你看看,他既欲征涼州,若帶著馬超去,能省下多大的力氣他不會不清楚。
可他卻為了讓我在益州得完勝,而將馬超調至陰平之境,堵住了曹操的后路,使得益州之戰,能竟全功。
難怪,有那么多殘敵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