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書房時,向來不許外人近旁,哪怕至親也不行。
唯阿斗例外,此亦父子二人密議之事的所在。
阿斗煮好了茶,倒了兩杯,一杯敬與父親:“父親,此行辛苦。”
劉備接過茶,感慨言道:“有驚無險也。”
“父親,益州可得全境?”
“為父轄境之內,北有三巴,西據綿竹,東控蜀郡,整個益州,唯南中數郡,尚未歸服。如今,曹軍在北虎視,東有孫權覬覦,此時實非處置南中之時。”
“哦,南中素多叛亂。昔時夷陵戰后,曹魏輕我邦弱,相父又聯盟東吳,方得閑暇整治南中。如今南中未叛,或為父親威德所懾,此時確非興兵整治之機。
對了,我還聽說相父把涼州打下來了,此事可為真?”
劉備頷首道:“然也,為父實未料及,孔明一身儒雅文氣,竟能統軍,用兵如神。他佯攻長安,反奪涼州,這一手實在令人佩服。”
“孩兒就說吧……”
聞此言,阿斗就像自己被夸了一般得意。
劉備呵呵一笑:“你可就佩服你那相父?”
“父親打下益州,相父打下涼州,都讓孩兒佩服。遙想孩兒當政之時,沒為國家爭得寸土,還把國家弄丟了……”
言及此,阿斗面顯慚愧之色。
劉備安慰道:“吾兒前世種種,已成陳跡。今生若能改前世之過,亦不失為一明正之主。”
“孩兒謹記。”
阿斗頷首,又道:“對了,近有傳言,聽聞曹操已死于黃沙之地,可有此事?”
劉備感慨道:“曹操為我所敗,又遭馬超所伏,已遁入瀚沙之境,恰逢百年罕見沙暴,生死至今未明。然其死訊,乃孔明軍師所傳,此舉或為斷絕江東附曹之念。”
“原來如此。”
“對了,為父于蜀地與曹操交鋒之際,孔明正取涼州,龐德與子龍亦伐長安,汝二叔亦在攻宛城。孫權既起十萬之眾攻合肥,為何一兵未交,便退歸建業?你可知是何緣由?”
劉備既知前世孫權背刺之舉,今世自有防備之心。
誰料到,阿斗苦笑搖頭:“父親,此事亦怪不得他。前世孫權六征合肥,皆遭世間罕有之敗績,此不足為奇也!”
原來,兩個頂級謀士想不透之事,阿斗卻知確切因由。
“六伐合淝?”
阿斗頷首道:“吳軍素善守御,憑恃良將天險,往往得計。然孫權攻城之能,實難盡言:終其一生,未得踏入合肥半步。不,今生他雖入合肥,卻是為張遼擒。”
于是,阿斗憑借記憶,將孫權數次攻打合淝而不入的情況說與劉備。
(這段不敢按史實寫,真會被罵黑孫權的,大家有興趣,盡可去查。
那些曹魏將領杜撰的奇葩外號,除了文聘睡覺之事出自魏略,與三國志有所出入,其余事跡俱為史書所載。
有些時候,我還是想將孫權寫得優秀一點。
畢竟是一方諸侯,自有其獨到之處。)
劉備聽聞此言,只覺得孫權并沒有全力北伐的決心。
不免為之生怒,只待魯肅前來,好好與其說道說道。
……
高嶺,戈壁。
曹操第二次進攻涼州不得,又退回羌嶺高地,又逢一伙羌民欲劫其戰馬。
曹操大怒,遂將那伙羌盜打得落花流水。
占其草場牛羊,奪其水源女眷,又得暫安于此。
“丞相,接下來怎么辦?”許褚遞過他的水壺。
曹操喝了一口水,看向荀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