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荀彧笑了,冷然看向華歆:“華先生,這番話是誰教你說的?”
他問向華歆,何嘗不是問向龍椅上的劉協?
劉協不敢正目而視。
華歆卻高高拱手,把臣子之恭表現得淋漓盡致:“此乃臣于江東所交之士所言。為護其周全,恕在下不便在此言及其名諱。”
華歆所言亦有道理。
難免這朝中不會有江東的底細,會反害告密之人。
坦率而言,這對荀彧來說倒是個好機會。
正可借此脫離許都這個爛窩子。
一年多來,他苦心支撐許都危局,鎮壓各處亂勢,傾力扶持陛下親掌朝政,早已心力交瘁。
孰料反遭陛下這般懷疑猜忌,那種滋味,真讓人如墜冰窟,心灰意冷。
他是想好好歇一歇了。
但又想起孔明的那封信。
“許都秋深,宮墻露重。聞紫薇常遭風擾,幸有古柏護持。若不能乘風歸南,愿君勤拂枝葉,莫使霜雪侵逼。”
乘風歸南?
說的莫非就是此事?
孔明何其神也,竟料事如此精準!
可他這一走,陛下又該怎么辦?
漢室江山又當如何?
他向劉協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陛下,可調司空曹仁往合淝,定可抵住周瑜北上之兵!”
劉協卻陡然抬高了聲音,反問道:“朕心最信者,唯令君你一人!在朕看來,這天下唯有荀令君能抵得住周瑜的虎狼之師,怎么,難道荀令君今番也要抗旨不遵嗎?”
“可臣若不在許都,我擔心陛下……”
華歆斂衽躬身,朗聲道:“令君素日教誨我等,既奉陛下臨御,當以圣旨為尊。今陛下既有明詔,令君何以先違圣命耶?”
一句話,正奔荀彧命門而來。
可此時此刻,荀彧也沒有辦法。
當初,他想將整個朝堂肅清納凈,安撫曹氏宗族,將其改造成大漢忠臣良將。
待局勢徹底穩定,再將朝政慢慢還給劉協。
但劉協的急不可耐,打亂了荀彧的全部計劃。
也使荀彧的命門,完完全全的暴露在政敵的面前。
此時此刻,若換賈詡乃遇此局,他想都不會想。
肯定乖乖的請兵離去,前往壽春。
半個月后,他就會出現劉備府邸,吃上劉備親手為其剝的橘子。
但他是荀彧,自命為漢室之忠的荀令君?
怎可于此時棄皇帝于不顧啊?!
他自能想到,他這一走,肯定會有人借此機上位。
屆時,皇帝必當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可若留在此地,豈不又成了帶頭抗命之人。
這是陽謀。
陰狠毒辣的陽謀。
誠然,荀彧心中清楚,滿朝文武之中,亦有心向陛下者。
然此際,這些人皆在袖手觀望:只因局勢混沌,忠奸難辨,善惡莫分。
他素來為明心跡,從不結黨營私,更無數次訓誡屬下,當以陛下圣意為尊,不得違逆。
可如今這般境地,竟致自己進退維谷,無路可走了。
此刻荀彧只絕滿心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