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倘若漢帝有私懷之心,乃為一己之私,置漢室江山頹微于不顧,非要皇叔歸還皇權呢……
不,不會這樣。
諸葛亮認為,那皇帝縱有私心。
但他畢竟是大漢的皇帝。
既是大漢的皇帝,必有大漢的格局,更有大漢的風骨。
他或許會因失權而偶有自私之行,然其絕非自私到底的昏聵之君。
相反,他骨子里,有著悲天憫人的仁懷之情。
他想奪權,非是自己想繼續當這個皇帝。
而是他肩膀的扛著漢室興衰榮辱的重任,讓他不得拼盡全力去爭取,去反抗。
否則,漢朝覆滅,曹魏續統,他將成為大漢的亡國之君。
永久的被釘在劉氏的恥辱柱上。
倘若真有一天,有人告訴他:
你不必拼了,也不必爭了,有人幫你把大漢江山扛了起來。
你不必再做亡國之君。
你只需安穩的做個王爺,沒有壓力,沒有紛擾,開開心心,做除了理政之外,任何你想做的事。
世人會記得你的好,史書上會記載你的功。
當有一天,你壽終正寢,于黃泉下得遇列祖列宗,亦會被列祖列宗所夸耀和贊賞。
你會如何?
或許,有人不屑于此,終視權柄為金石。
但劉協并非如此。
這,并不是諸葛亮的憑空遐想。
而是其夢中所見。
曹丕篡漢后,貶漢帝為山陽公。
昔日的大漢皇帝,變降成了一個公侯。
斯之頹敗,屈辱至極。
但他并未沉淪于此,而是操持其宮中所學的醫術,為百姓免費醫療治病。
懸壺濟世,惠步山陽。
方知從醫乃其本心所愿。
據北方傳聞,山陽公聞知劉皇叔于成都稱帝時,先是怔立半晌,繼而縱聲大笑。
坊間有說,劉協是因錯看了這位皇叔,故而笑得荒唐:
他笑劉備待人虛偽,朕尚在人世,他竟已急不可耐地登上帝位?
什么匡扶漢室,不過是一紙虛言。
但諸葛亮心里清楚,其實是那些人都看錯了劉協。
你身為皇帝,無權無勢,在曹丕領導篡漢臣子的逼迫下,寫下了禪讓詔書。
從此成為了亡國之君。
捫心自問,你更恨誰?
恨那個遠在西蜀,還在繼續抗爭的劉皇叔?
還是恨那個逼你禪讓的曹子桓?
不,都不是!
你更恨你自己!
你恨自己的無能,不敢拼死去保護祖宗的基業。
或許,你不怕死,你也知道他們不敢殺你,但你的妻兒會成為他們要挾你的籌碼。
你的國亡了,你成了亂臣賊子的堂下之臣。
跪在新帝的腳下時,你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列祖列宗?
可有一天,有人告訴你。
你的國家還沒亡。
有人把你的國家扛了起來,他成了新的大漢皇帝。
你不再是亡國之君!
你會恨他么?
不,你會開懷大笑,你會振臂嘶喊,你會淚流滿面!
因為,大漢還未亡,因為火種仍在,因為大漢還存蓄著再度興盛的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