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歸曹后,張肅與其弟皆被曹操納為屬官。
只是地位要低于張松許多。
于沙暴之前,并未與家眷同行,而是與張松等屬官同行,亦共淪落至羌嶺高地。
張肅與張松雖為一母同胞,但外貌卻大不相同。
張松矮小丑陋,形容猥瑣。
張肅則高大英俊,器宇軒昂。
渾身上下頗有儒雅之氣,即便歷經風霜,但風采依舊不減。
曹操對其外貌相當滿意,遂以張肅代替其稱“漢相曹操”之名,坐鎮帳中,接待羌胡來使。
曹操自己則拎把大刀,與許褚站在大帳門口,以做守衛。
……
是以,生出了很多關于曹操還活著的謠言。
但誰也想不到,說曹操人高馬大,器宇軒昂之言,卻是羌民口中流傳之真相。
……
另一邊,諸葛亮感慨于涼州景致之秀美。
斷不可使“羌胡匪盜”得入涼州半步。
只是再遠的地形,縱有地圖也不是那么熟悉。
回想夢中之境,終未得涼州西北之寸土。
記不下來也在情理之中。
張飛已往成都一月有余,諸葛亮暗自盤算:馬超也該到了。
果然,沒過幾日,馬超便風塵仆仆地趕到了,不僅他來了,還帶來了周不疑。
諸葛亮大喜:“曹操終不得入涼州半步也!”
遂命馬超遣漢羌聯軍往酒泉駐守。
那里是祁連山西北之盡頭,曹操極有可能從那而入涼州。
而有馬超在,或逼曹操往玉門關或敦煌而去。
馬超既至,諸葛亮心中那塊懸著的石頭終于落了地,總算得以稍作放松。
閑暇時分,他便與周不疑對弈品棋,聽這位少年才俊細細講說主公在成都的種種情狀,倒也平添幾分愜意。
“主公如今已坐擁四州疆土,足以與西北曹軍分庭抗禮。法孝直已遣人相邀,盼我等共舉主公進位漢中王,效仿當年高祖龍興之舉,以漢中為基,興兵匡扶漢室正統。”
諸葛亮心中一動,他覺得此非稱王絕佳時機。
但若應允,亦未嘗不可。
今天下劉氏雖然衰落,但各地親王尚有數位。
主公為漢室宗親,有匡扶漢室之功。
又手握衣帶詔,不違白馬之約,真若稱王亦未嘗不可。
當然,肯定會有人認為劉備此舉,于匡扶之志相佐,于漢帝大逆不道。
但這事,要看從誰的角度看。
倘若高祖劉邦、漢武劉徹、光武劉秀等的角度看,肯定大加贊賞。
甚至漢帝劉協知道了,恐怕也會全力支持。
畢竟此時的劉備已為大漢朝做了太多。
那些旁系宗室,因與帝近,而被封王者大有人在。
劉備怎么就不能被封王?
他是太有資格了。
但倘若這事讓曹魏陣營或是江東陣營所知。
恐怕就要橫加阻撓,甚至羅織罪名,借機攻訐主公“僭越謀逆”了。
諸葛亮笑了笑,他覺得,無論主公作何選擇。
他都可保主公無失。
“主公對此事是何態度?”
“主公已然拒絕了。依學生看來,若無先生建言,主公怕是不會應允此事。”
諸葛亮心中又是一動,喉頭又難以抑制的哽咽一下。
(321章和404章加入作者做的新圖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若大家喜歡,我會多加入此類圖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