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讓這少年明白,莫因一時聰慧便過于自信。
這朝堂之上、治國之間,總有許多事,不是僅憑一腔熱忱便能做好的。
但阿斗欣然接受。
而且真的認真去做準備。
在阿斗看來,前世就因為自己太耽于安逸、疏于理政,才讓相父獨撐危局,終至積勞成疾。
這一世,拼了命也要做個像樣的皇帝。
不要讓相父太過于辛勞。
阿斗也明白,很多事他不敢去做,是因為怕做不好,反拖相父后腿。
他自知自己不是很聰明,但亦并不愚蠢。
只有真正有把握做好的事,他才著手去做。
可怎么樣才能讓事情有把握?
那就需要一次次的親身歷練和對經驗的沉淀總結。
前世,相父無數次的教導自己,讓自己親理庶務、體察民情。
可因為懶,他都擱置了,全權交給相父。
終究錯過了成長的時機,才讓相父獨力難支。
這一世,決不可再讓相父失望。
故而,阿斗用盡平生所學,凝神提筆,將對朝堂禮儀與百官職責一一鋪陳于簡。
當許靖看到工整漂亮的字體,條理清晰、言必有中,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這還是七歲的孩子么?
這是天生的君王吧!
許靖便將此事細細說與蜀中官員聽。
因這愈發能印證,劉皇叔實乃天命所歸的帝王,方能育出劉阿斗這般聰慧早慧、心懷社稷的子嗣。
……
許都,白布幔帳終于遍布了整個皇城。
陛下之死的消息,也終為天下人所知。
強按不住的事,唯有坦然應之。
曹丕也穿上了白衣白袍,為先帝披麻戴孝。
領百官祭奠劉協之時,他終于知道了這一切之局出自荀彧之手。
欲捉拿荀彧之至親。
卻不知,早已為魏諷轉送他處。
曹丕為此大罵不止。
欲尋荀氏親族斬之泄憤,乃為司馬懿所止。
他亦穿著白袍跪在曹丕的身旁。
“荀文若以一身清名換一次詐死,于天下人眼中,乃盡漢室之忠。今王上欲立劉康,不宜遷怒向漢士族。況且,荀公達與丞相共殉國,忠烈之名昭于日月,若再加害其親族,豈不寒了天下忠義之士之心?”
曹丕按捺了自己的激動:“可如此一來,劉備便有了法理!”
司馬懿嘆了一口氣,他也沒辦法。
“王上,先帝嫡長劉馮早夭,劉康乃先帝之嫡孫劉馮之嫡子,亦有法理尚在。”
“但終是不如劉備,是么?”
司馬懿未多言,只是無奈的點點頭。
荀彧、皇子、詔書,哪一樣都比這臨時擒來的野生小皇孫更有說服力。
“當下,除了立新帝之外,又該如何?”
司馬懿低聲道:“允世家之利,固中樞之權,聯江東之盟,共抵劉備!”
曹丕亦頷首嘆道:“愿江東此行若能挫劉備之勢,便允其徐州,亦無不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