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見張飛瞪著眼,對雷銅道:“汝率吾兩騎將,護送蒯先生去北岸山谷暫候,俺隨后就到!但凡蒯先生掉一根汗毛,提頭來見!”
雷銅抱拳道:“喏!”
說罷,兩名軍尉已經將蒯越護了起來。
而張飛,則怒吼一聲,帶著麾下大軍調轉方向,直朝司馬懿大軍殺去。
此時此刻,蒯越也不禁疑惑。
東吳既已背盟,不落井下石便罷,又何以忽現此處相救?
其實,要問此中因果,我們還要把時間拉回到兩天前。
那是張任與張飛斷了聯絡后,一直尋求解救之法。
他看司馬懿圍山,便猜測張飛必被困于山上。
他將輜重與馬匹俱藏在北岸的林野間,率親軍試圖接近解圍。
但因為看護輜重部隊,使得他麾下精卒不是很多,難以有效撕開司馬懿軍山下防線。
司馬懿見他所率銳卒不多,也沒把他當回事。
他目的明確,只全力圍阻張飛突圍。
張任于西山欲救張飛不得,欲從北岸悄然轉到東山,看能不能尋求解救之機。
不想行至此處,卻與一支南向而行的東吳兵旅撞個正著。
巨大的青色“孫”字將旗隨風飄舞,此等規格絕非尋常將領所能使用,明眼人一看便知,領兵者定是東吳宗室中手握重兵、位高權重之人。
此非旁人,正是入南欲尋魯肅的孫瑜。
張任當然知道東吳背盟之事,他今隨張飛來此就是為了襲擊東吳,解救關羽。
但現在張飛身陷,身后又藏有輜重,他不想橫生枝節,再動干戈。
而對方顯然也發現了他。
孫瑜當然也知道吳主背盟,但周瑜現在身陷困境,他主要的目的在于尋找魯肅,以解救周瑜。
故而也沒打算這股打著漢字旗的大軍生出矛盾。
于是兩軍主將盡力克制,而與陣前對話。
張任勒馬上前,與孫瑜對峙:“汝江東背盟棄義,暗投曹魏,早已背信于天下,今又敢提兵犯我疆界,是欺我漢營無人否?”
話音落時,他故意手腕一轉,長槍斜指東側叢林,槍尖寒芒一閃。
恰在此時,林中風動,隱有旌旗一角隨風起落,雖轉瞬即逝,卻足以讓江東將士窺見早已的兵馬。
孫瑜抱拳道:“吳主之行,我等俱不知曉,今知此節,甚為錯愕。放心,我亦厭吳主之為。此行非為他事,只想去投子敬公。將軍可知魯子敬在何處?”
張任當然不知魯肅現在何處,他只想詐出關羽現在如何:“你告訴我關將軍在何處,我便告知你魯子敬在何處!”
孫瑜立刻想到:原來此軍乃為尋得關羽。
卻不知關羽早已攻入我建業。
我若如實言,他自去尋得關羽,于我無半點好處。
若騙他關羽在合淝城中,或許能借其之力,引圍困合淝之曹軍分兵,從而救公瑾于囹圄。
于是說道:“關將軍此刻正困于合淝城中,為曹軍重兵所圍,形勢危殆。”
張任知關羽尚在,無暇細思關羽為何去了合淝,驚喜道:“你所言為真?”
“正是!”
孫瑜臉不紅心不跳,又問:“將軍可否告知我,魯子敬今在何處?”
張任心想,若直言不知,易被其視為羞辱捉弄,反生兵戈。
不妨借其之力,攻司馬懿圍山之軍,或可救張翼德于絕境。
于是言道:“魯子敬今在龜山之上,汝何不派兵去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