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瑜心中早有計較:此番吳主背盟投魏,魯子敬十有八九蒙在鼓里。
否則以子敬向來力主聯劉抗曹的立場,必不會認同此舉。
公瑾正是看透了這層,才特意囑他往子敬處求援。
可也正因如此,在曹魏眼中,魯肅始終是江東陣營里主張聯劉的“敵黨”。
如今江東雖已暗通曹魏,魯肅卻未必被曹軍視作“自己人”,他在江東境內遭曹軍圍攻,反倒在情理之中。
于是,帶兵去解救“魯肅”,結果行至半路,便撞見曹軍與張飛大軍交鋒。
孫瑜心想:魯子敬素來與劉備交好,或在張飛軍中也說不定。
于是在張飛登北岸之際,方率大軍相援,以救張飛。
而在孫瑜相援之際,張任也騎兵從側翼出現。
幾乎就在孫瑜援軍殺至的同時,張任亦抓住戰機,領麾下將士從側翼密林中驟然殺出,刀光劍影直插魏軍腹地。
司馬懿麾下魏軍雖素來悍勇善戰,卻也架不住三路兵馬同時夾擊。
前有張飛部死戰不退,后有孫瑜部步步緊逼,側有張任部迅猛突襲,陣腳頓時大亂。
司馬懿知久戰必敗,當機立斷揮下令旗,傳令魏軍即刻收攏陣型、放棄陣地,火速撤回江邊重登戰船,盡數退往江中暫避鋒芒。
順便,把這幾股敵軍俱丟在了江北之地。
其此戰雖未得勝,但指揮進退,如臂揮使,可謂瀟灑至極。
待魏軍撤退,張飛怒指“孫”字戰旗,想直接率軍殺去。
卻咬牙生生忍住了。
“俺老張雖恨吳狗背信,卻不是不分青紅皂白之人!去,往吳軍陣前問個明白,他們此番到底意欲何為!”
身旁副將剛要翻身上馬,卻見對面吳軍陣中馬蹄聲響,孫瑜已親率數名親衛策馬而出,徑直來到兩軍中間地帶。
“來者可是漢營張翼德將軍?”
孫瑜自知張飛之勇,心中既有敬意亦有歉意。
他在馬上拱手,語氣帶著幾分急切。
張飛拎著長矛,勒著馬韁,滿臉怒容不減,只從牙縫里擠出兩個字:“正是!”
孫瑜見狀也不繞彎,當即追問:“久聞將軍大名,不知魯子敬先生是否在將軍軍中?我有要事相求!”
這話瞬間點燃了張飛積壓的怒火,他猛地提矛指向孫瑜,聲如驚雷般怒喝:“汝江東早已背盟棄約,暗投曹魏,先前更在背后捅我漢營刀子!如今倒有臉來尋魯子敬?何以如此厚顏無恥!”
孫瑜無語,沒問出來魯肅在何處,到上來就遭一通怒罵。
“說,吾二哥關云長今在何處?”
正欲解釋,卻見張任催馬趕到,對張飛說道:“三將軍,今得消息,云長將軍被曹軍困在合淝城中。”
“什么?”
聽聞關羽消息,張飛眼中瞬間迸出狂喜之光,竟把眼前的孫瑜全然拋在了腦后。
他猛地跨上戰馬,勒轉馬頭,丈八蛇矛往合淝方向一指,聲如驚雷般傳遍全軍:“弟兄們!備好行裝,帶上所有兵馬、所有器械!隨俺老張殺往合淝,去救俺二哥,去救我大漢的大將軍!”
孫瑜急道:“汝還未說,魯子敬在何處?”
張飛理都不理,當即策馬先行。
合淝,距離濡須口僅二百里,若極速行軍,僅需一日之程。
翌日凌晨,便已接近。
張飛要軍卒直接殺入圍困軍中,幸被蒯越疾馳信使所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