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張飛聞周瑜所言。
知當下絕境之際,仍有一絲突圍之機。
他若拼死想殺,或許能助周郎逃出生天。
此時此刻,張飛想得很明白。
那周公瑾什么人?
早年定奇計,助孫策奪丹陽、下廬江。
而后親自鎮撫巴丘、治理廬江均有建樹。
輔佐孫權,攻下大破山越,兩奪合淝堅城,差點截殺曹操于信陽道。
早已是江東基業的擎天之柱。
那自己什么人?
丟徐州,陷嫂侄,數次醉酒,壞俺大哥大事。
俺縱能沖鋒陷陣,卻無大用。
莫不如拼得一死,為大哥再留下一個鎮國之帥。
想到此,整頓兵馬,磨光利刃,欲待明日突圍。
翌日午時,魏軍果然按時造飯。
尋常役卒百姓日不過兩食;
然披甲銳卒,為保恒強戰力,日必三餐,甚者四餐。
觀此一節,便知夏侯惇所部,實乃新銳勁旅。
但張飛不在乎。
他手下收攏強兵,亦有千余,或可一戰。
而至此時,韓當帶騎兵而至,請求入列。
張飛納悶:“何不去保你家都督?”
韓當凜然道:“張翼德,大都督自有決計,南門開時,你我左右并出!”
“你去吧,這里用不得你!”
“我聽大都督的,不聽你的!”
張飛想說:俺是大漢車騎將軍,你歸俺管,除非你不認!
但想了想,說出的卻是:“除你之外,公瑾身旁還有何人相護?”
“張溫為其護衛。”
張飛點點頭:“何以以你與我共出此門?”
“大都督有令:你我同出南門。夏侯惇料我軍主力必從此出,亦必以其主力相拒,如此方可為大都督那邊分減壓力。”
“哦,原來如此!”
“大都督還有一言。”
“何言?”
“若夏侯惇不信,執意強攻北門,大都督亦嚴令我等……務須隨翼德將軍沖破圍城,切不可再回身救他。”
倘若周瑜直言自己吸引主力,令張飛得出,張飛必然不肯。
但如此設令,張飛亦覺在情在理。
遂應約出城,率騎兵直突魏軍防線。
李典急遣兵回援,心下已是焦灼萬分。
就在半個時辰前,夏侯惇聞合淝北門城上整軍列陣,旌旗揚厲,氣勢甚銳,又見周瑜親登城樓指揮,而后忽引兵殺出。
夏侯惇大驚,料周瑜必是覷破北路乃往壽春之地,無吳軍退路,故防御稍弱。
欲從此處突圍,令人意外。
遂親率樂進、張遼二將往北門馳援,留李典、曹休、史渙三將守此南線。
誰料此時的合淝守軍,竟有膽于此時分兵突圍,未免有些措手不及。
更值此時,三將之責非獨守御城中守軍,更已分遣重兵,伏于東、南、西三道要路之上。
:<a>https://5141e448d.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