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邊,劉備與龐統、法正共議營救之策。
法正悄悄獻計:“陛下,今合淝主城已被魏軍所奪,周瑜若存,今必在城外,夏侯惇大軍若想困周瑜亦必在城外,我們可佯救周瑜,卻反攻合淝,可復奪合淝城池。”
龐統和周瑜還是有些交情在,不愿周瑜死得不明不白,與劉備獻計道:“可佯救周瑜,反奪夏侯惇,到時可以夏侯惇相置周公瑾,或可奪合淝城池。此兩全之策也!”
然而,劉備明白,這兩計其實都是吳將周瑜作獻祭之餌,于己方謀取重利。
相較之下,龐統之計雖然略顯穩妥,但還是風險極大。
周瑜于此時,必已入困境。
同樣的兵力,如去全力執行一個任務,想擒夏侯惇的難度,可要比救周公瑾的難度大得太多太多了。
所以,這一次,劉備并沒有采納兩位謀士的意見。
而是凜然說道:“周公瑾為解合淝之困,以身為餌誘敵,今身陷險境,我等豈能棄之不顧?縱使擒夏侯惇功大,亦不及救忠臣義士要緊,當以全力救周公瑾,再做他議!”
龐統獻言道:“陛下,我軍三路兵馬,皆疾兵速行至此,未帶攻城重械,糧草輜重亦所攜不多,又收容如此多的降兵。若不攻入城池,恐糧草不濟,難于此地久戰。”
言外之意,就是不趁此良機奪下合淝城,這一次恐怕就難以奪城了。
但在劉備看來,如果合淝和周瑜讓他選一個,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周瑜。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此時此刻,倒不如全其信義,亦不負周公瑾舍身誘敵之義。
劉備遂慨然道:“軍中糧草,尚有吾兒劉封運糧五萬斛可解燃眉。無論如何,朕斷不可負公瑾舍身救三弟之情!當以全力馳援周郎,至于攻克合淝,可暫置其次!”
龐統之計雖未被采納,仍撫髯感慨,陛下之義,絕非虛表。
為其臣下,乃千古難逢之幸也!
法正亦有同感,細想周瑜與合淝相比較。
貌似還是周瑜更重要一些。
因為有了他,攻打合淝似乎也不是什么困難之事。
另外,江東之地尚未完全歸附。
當務之急,也的確不該在合淝久纏。
先把周公瑾救下,收眾吳將之心。
然后立刻班師,可將江東六郡徹底納于己手,以免背后生亂。
于是,拿著地圖,再度獻言:“陛下,今合淝南門已閉,若欲救周公瑾,穿城而過已非良策。可從城東繞行,轉攻北路魏軍大營。彼處地勢開闊,難設伏兵;且我軍至此,若周公瑾尚在堅守,見援軍至,亦能提振其部士氣,重燃希望。”
這一條計策,劉備果斷采納。
“好,便依孝直之策!”
說著,拔劍一揮,凜然道:“眾將聽令:各率所部兵馬,速往城東集結,營救周郎,不得有誤!”
眾將轟然應喏!
尤其是東吳諸將,已熱血沸騰到極致。
各個摩拳擦掌,眼中滿是急切與決然。
正此時,韓當大腿和手臂包裹著創藥,在丁奉的攙扶下走上前:“陛下,請允韓當參戰。”
劉備觀此老將,須發參雪,卻戰意濃濃,心有不忍:“卿已負傷,暫且休息,朕親往去救周郎。”
韓當神情激昂,慨然奏道:“陛下,此戰若置身事外,韓當必抱憾終身。臣還拿得起寶劍,騎得上戰馬,請讓臣去吧!”
說完,跪在劉備面前,一拜到底。
:<a>https://5141e448d.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