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聲號角,勝過萬千勵軍之言。
此時此刻,不用周瑜再說什么,民壯役卒們卻都拿起了兵器,守在各自的隘口上。
沒有人再畏縮怯懦,也沒有人再私語降意。
現在他們心中都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堅守燧堡,以護終勝。
周瑜揉揉眼睛,再三確認,乃知為真。
他不明白為何會如此,大喜過望,不經意間捂住胸口。
正是張飛的那封絕命遺書。
“陛下,玄德公,你到底是何樣人也……”
不管怎么說,援兵是到了,而且不是小股的援兵,而是精械帶甲、猛將如云的精銳之師。
有救了,真的有救了!
周瑜面上乍現欣然之色,先于這垛口凝神觀望半晌,復又移步那短隘細察片時。
倏忽間,那滿面欣然之容驟然斂去。
眉宇間凝起幾分沉肅,唇邊笑意亦悄然隱沒,再也看不見分毫。
“大都督,怎么了?”
張溫不解周瑜得見援軍,卻又如此神色。
“沒什么,快去守隘。”
周瑜含糊過去。
但心中又是一痛。
只因他發現,此時合淝北門正開,正有魏軍軍卒涌出。
于是心中猛然冒出一個猜測:陛下,真是來救我的么?
周瑜的顧慮并非沒有道理。
今可見,魏軍已占據合淝主城。
倘若劉備于南門援救張飛,而魏軍緊閉城門,其若奪門,必來城北。
此時,我與東吳殘軍被困于毫無戰略價值的燧堡之上,而另一邊便是合淝主城……
他會選擇先攻哪一個?
而一旦揮精銳師攻入主城,又何暇來救我于水火?
我終究還是會死在這里。
但劉備會占據合淝主城,以收全利……
這對于劉備來說,是最有利的決策。
他不救我,反去攻合淝,可以說行圍魏救趙之舉。
縱未得成功,也沒人可以說他半個不字。
待得合淝,于我身前撫尸而泣,照樣可以收獲眾吳將之心。
不過,即便如此,周瑜也感激劉備。
他理解帝王之心與權術之謀。
舍我一外將,換合淝堅城,又有何不可?
然而,周瑜還是想錯了。
劉備大軍并無攻合淝北門之意,所有的人,所有力量,所有目標,似乎都奔他而來。
周瑜甚至有些著急。
心中暗念:“此等良機,快去攻城啊!”
劉備大軍,竟真的沒有一支軍隊靠往城門那邊,全都殺向燧堡下的魏軍。
夏侯惇慌了。
他縱有大軍,又如何能敵如此多的名將?
張遼起初未慌,但見關張趙太史四面大旗,也不免緊張。
攻燧堡的力度也降下來了許多。
現在,他最擔心的就是夏侯惇萬一再被擒了,那事情真就麻煩了。。
幸夏侯惇經前番被俘之訓,自保甚周:他令二百精銳親衛披雙重玄甲,列“回”字陣護其于內,親衛攜短刃、鳴鏑以警異動;
又令副將引三千步卒布“魚鱗陣”于外,盾矛相濟防突襲;
但在張遼看來,仍然不夠,且遠遠不夠。
“大帥,快退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