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探出手,將劉封拉起來,看著他耿直英俊的臉,滿心都是欣慰。
“父皇,接下來,咱們去哪?”
“東進,盡收東吳之境,歸于我漢王土!”
“孩兒領命,不知何時出發?!”
“不急,且候軍令,今見吾兒得勝而歸,心中快意,去吧,定國還念叨著你!”
劉備擺擺手,劉封沉聲應諾,抱拳轉身退出帳外。
剛至營中通路,便見一人身披銀甲快步而來,正是關平。
見劉封身影,關平腳步頓了頓,隨即朗笑上前:“封弟,可算等你回來了!”
見到關平,劉封忽然感覺無比的放松。
那時碰到摯友兄弟,骨子里的情懷。
“這一路可真是曲折,到處都是亂子。”
關平上前,摟著劉封肩膀:“前幾日聞你豫章行軍所向披靡,未嘗一敗,著實讓為兄羨慕!”
劉封聞言輕笑,敲敲關平護心鏡:“我這邊都是散兵游勇、富戶嘯聚之盜耳,不足為懼,應付起來甚易。倒是你,以先鋒入合淝,打的可都是硬仗。”
關平哈哈大笑:“我還聽說,你小子把潘璋給斬了?”
“那又不是什么名將,你不也把李典擒了?”
兄弟倆心照不宣,都挑對方愛聽的說,也都享受于對方的彩虹屁。
一如當年喝酒吹牛的時候。
只是這時候,已俱有戰功在身,吹起來也更有說服力了。
劉備于帳中遠望兩個遠去的身影,欣慰的撫髯而笑。
……
而話說回來,劉備在處理李典的決策上,陷入了糾結之中。
坦率而言,劉備是很喜歡李典這位不輸五子的將才,有心納為己用。
但細細思來,又不太現實。
李典本就是貞烈之士,不會輕易降敵。
其家眷部曲又俱在曹魏,怎可能棄家業而獨自降漢?
那么,不能用,就只能殺掉。
可劉備又真心的舍不得。
這時候,龐統為劉備提出了一個建議:“陛下既糾結于此,何不放其歸去?”
劉備顧慮道:“倘若其歸,復與朕為敵,又當如何?”
“今其歸北,曹丕必不復信任,又怎能與我漢為敵?”
“若求取信任,或拼死力戰?”
“李典乃為義士,陛下以禮待之,其必不愿。”
劉備沉思良久,亦覺得此言有理:“可要向曹魏索要利好?”
“不要!”
龐統把頭搖得像撥浪鼓:“要放,就什么都不要,就這么放回去。要不就殺了。”
劉備終納龐統之言。
于是親見李典于牢獄之中。
此時李典長發散亂地披在肩頭,黏著泥灰,幾縷發絲貼在汗濕的額角,遮住了大半眉眼;
桌案上放置著吃剩的羊肉與豆餅。
“曼成將軍,別來無恙。”
“哼……”
李典蜷縮一旁,冷然一哼。
看這架勢,似乎已經做好了求死的準備。
“此戰曹魏首功在你,否則朕必破合淝城。你是個將才,排兵布陣,用謀遣兵俱為上乘,只可惜不能為我所用。”
劉備長嘆一聲,滿心滿語都是遺憾。
李典沒說話。
“朕知你之難處。你是貞烈之士,家眷又俱在許都,部曲也在夏侯元讓的手里。怎可能降?”
“哼,既然知道,又何必多言?動手吧!”
劉備點點頭,卻未下殺令,而是命人解開了李典身上的鐵索。
李典一怔,干裂的嘴唇抿成一條直線,深陷的眼窩遮住了眼底情緒,唯有被鐵鏈縛著的手,指節微微動了動,似是對這番評價無動于衷,又似是藏著不愿外露的復雜心緒。
沉默片刻,劉備終是轉身,聲音沉緩卻清晰:
“汝可去矣。切記,非朕釋你,乃汝自行脫逃。若不如此,恐為曹丕所忌恨,日后難容于曹魏!”
:<a>https://afb0ab732.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