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司馬懿素以心機深沉、聰明絕頂,此際亦心神大亂。
心中唯存一念:祈此童與曹操無半分牽扯。
孰料目光落處,羯族首領腰間懸一五彩飾物。
忽然一股寒意驟從心腑迸發,循血脈遍涌四肢,竟令呼吸皆凝霜氣。
他趕緊沖上前去,欲奪此飾物,羯族首領立刻護住:“你要做什么?”
司馬懿長舒了一口氣,努力拿捏出一個平靜的情緒,指著飾物:
“將軍,此為此孩童之物?”
“是又如何?”
“敢請借此一觀!”
羯族首領一怔,看看那物,隨即一笑:“何必借之,非金非銀,大都督若想要,送你又能如何?”
說著,將那飾物卸下來,拋給了司馬懿。
司馬懿接過來,仔細查看。
此為五色縷,以五彩絲線結成繩結。
通常系于嬰孩手腕、腳踝,或掛于襁褓旁,寓意“辟兵疫、止災禍”。
乃中原漢家之傳統。
而這一根比較特別,所用絲線俱為上好的錦緞上所拆,綁在一根三寸的小木棒上。
看樣子,是給嬰孩抓握把玩之物。
“五色棒……”
司馬懿點點頭,顫抖著長出了一口氣。
而后,小心翼翼將這東西揣入懷中。
“怎的?大都督竟不許咱們劫掠了不成?”
“我允你們劫掠,何以妄殺此等小兒?”
“欲留此逆種,為母報仇乎?”
司馬懿淡淡一哼:“既為同類,何以烹食之?”
羯族首領哈哈大笑:“嬰孩肉香,比那牛羊之肉鮮醇百倍,怎可錯過?”
司馬懿咬著牙點點頭,沒再反對,轉身離去,似默許其繼續劫掠。
三日后,羯族又生叛亂。
而這一次,司馬懿似乎早有準備,立刻將這部羯族鎮壓,準備充分得匪夷所思。
羯族亂兵盡數被斬,其余胡部,竟無人為其求情。
其首領則被司馬懿帶到后山。
架起柴火,掛其于火堆之上。
昔日軍中桀驁不馴之羯酋,此刻卻涕泗橫流,狀若稚子。
“大都督饒命!大都督明鑒,羯實是冤枉……”
司馬懿立于階前,冷眼睨之,視其如案上熟肉,毫無半分溫度。
他還在努力的解釋。
“大都督,我沒有叛變,大都督囑吾夜中行事、擾敵陣腳者,豈非……豈非都督之令耶?”
司馬懿語氣平淡:“汝信口胡言,我幾時下過那般命令。”
“不是前日子夜之事……”
“污蔑上官,罪加一等。”
“司馬懿,你害我……”
話未說完,口中已被司馬懿塞上粗布。
塞完粗布,司馬懿輕輕拍了拍他肥碩的腹部,于其耳邊輕言道:“你可知,我今生最敬之人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