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木筏靠岸,它終于按捺不住內心深處對陸地的渴望,先陳舟一步跳上了岸。
河岸旁遍地泥濘,來福分量十足的身體一落地,頓時糊了一身污泥。
但它毫不在意,搖晃著尾巴肆意地奔跑起來,踏著山坡上的青草雀躍地鉆進了樹林。那無憂無慮的快活模樣,像極了夏日雨后蹲在水坑旁玩水的孩童。
看著來福瘋玩的開心勁兒,陳舟會心一笑,暫時放下了糟糕的劃槳體驗,開始搬運船上的物資,不辭辛勞地將其一件件移動至河岸旁山坡上的樹林中。
他本想隨便在林中找一片合適的空地,然后在上面搭建起簡易窩棚。
逛了一圈卻發現島嶼上的環境完全不同于北方常見的樹林,這里的樹木都是自然繁殖,野蠻生長,極為密集,樹木與樹木之間完全找不到人工種植所留下的空地。
尤其是坡下接近河流那一帶,生長著一種酷似河柳的喬木,枝干堅韌纖細,高度只有一米多,長度卻接近兩米。
茂密的枝葉交錯在一起,幾乎織成了一堵圍墻。
在這片矮樹叢中,轉身尚且困難,更不要說放置木箱木桶了。
沒辦法,陳舟只能將物資堆放在樹林邊緣,簡單地用木桶擺出了一個圍墻,蓋上了帆布,便返回了木筏。
來福已不見蹤跡,知道島上沒有大型猛獸,陳舟倒不擔心它,一邊往巖灘劃去一邊總結著初次登島的經驗教訓。
首先,他發現自己預計的往返速度實在太樂觀了。
即使順著潮向前進,因為木筏走的不是直線,又要調整方向、駛入巖灘、停進河道,花費的時間遠不止十幾分鐘。
至于裝卸貨。
裝貨簡單快捷,卸貨到山坡樹林來回卻要搬著箱子走一百多米,物資數量多了,別說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都未必夠用。
而且卸貨后,返程是逆水,他的槳使用的一塌糊涂,即使超常發揮,最少也要用兩個多小時才能回到船邊。
倘若不劃船,使用船帆驅動,希望更加渺茫。
海上風向多變,大多數都是吹向島嶼的西南風,即便有東風,風力也十分微弱。
他的簡易船帆使用條件苛刻,除非走狗屎運,遇到方向完全正確的強風,否則只能當個擺設。
畢竟是只用了幾個小時做出來的帆,裝飾價值遠大于實用價值,不過晾衣服還是蠻不錯的。
照這樣看,要是倒霉些,沒有東風,可能就無法在漲潮時劃回去了,只能等退潮,同樣順著水勢回船。
但退潮返程如果掌控不好方向,恐怕會被潮水吸進大海。
從理論上講,偏離航向拐進汪洋深處的概率不高,可危險性實在太大了,一旦失誤,必死無疑。
看著木筏兩端的短船槳,陳舟打定主意。
“回到船上立刻改良工具。”
他曾經乘坐過江南水鄉的木舟,劃船者使用的是一種掛在船兩側的長槳。
使用時劃船者坐在木舟中間,雙手握持槳柄前后推動就能同時劃起兩邊水流,無論是前進還是后退都十分伶俐,更接近陳舟所鐘愛的“傻瓜式”船槳。
不僅如此,這種長船槳的造型也很簡單,制作并不復雜,花費不了多少工夫,很符合他的需求。
當然,除船槳外,河岸坡上樹林的情況也有些棘手,想要開辟出合適的物資存放點,需要用到砍刀和斧子。
這些東西,他都記在心里,會在下次登島時一并帶上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