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田頭的“兔子皮旗幟”又多了三面,兔皮有棕褐色的,有黃色的還有灰色的,也算是一道別具特色的風景線。
獵殺三瓣嘴之路任重道遠。
林地中野兔不計其數,陳舟目前的捕殺力度根本無法對整個兔子種群構成威脅,他只能盡力保護自己的莊稼不受侵害。
1月17日那天,他看到稻谷的壟上露出了幾點綠意。
隨后的觀察確定了那不是雜草,而是稻苗,使他興奮了一整天。
認真統計了一下種子的發芽率。
可能是因為精心挑選,陳舟發現他播下種子的發芽率達到了35%左右。
如果土層中還有生長速度較慢的種子,發芽率可能會更高。
船上環境十分惡劣,潮濕且骯臟。
17世紀的稻谷品種又不像現代種子那樣精心選育,經過消毒抗病處理,能有這么高的發芽率著實超出陳舟預料。
播下的稻谷種子有三百多粒,目前長出了128株稻苗。
一切順利的話,少則三個月,多則五個月,它們就會成長為一片稻田,為下一季的糧食提供更加飽滿,健康優良的種子。
除稻谷外,大麥和小麥也陸陸續續鉆出了土層。
它們的生長速度比稻谷慢不少,直到1月19日才冒頭。
兩種麥子的發芽率比稻谷稍高,大麥達到了41%左右,小麥在39%左右。
但因為麥子種子的數量遠低于稻谷,大小麥的發芽率雖然比稻谷高,植株總數卻遠不如稻谷,只有八十多棵。
挑選麥子種子時,陳舟特意將兩種麥子分在不同的壟上種。
發芽后,他對兩種麥子的態度也有偏差。
小麥因為可以磨成面粉,格外受重視。
陳舟睡覺的時候都恨不得把眼睛摳下來掛在小麥地上頭,監視著有沒有動物禍害他的心肝寶貝。
大麥則成了那個缺愛的孩子。
究其原因,還在于陳舟的母親。
自從步入中年以后,陳舟的母親經常觀看養生方面的電視節目或刷養生短視頻,聽說大麥富含維生素,能夠降血糖減肥,她便去超市買大麥粒,和大米飯摻和在一起吃。
陳舟很不喜歡大麥粒那種粗糙的口感,在家里又無法推脫母親大人的好意。
被迫吃了不知道多少次大麥飯,因此對大麥產生了偏見。
為了扭轉母親的觀點,陳舟還特意查詢過大麥的用途。
發現這種難吃的東西除了釀酒和制造少數食物,主要用途竟然是動物飼料后,他更加難以下咽。
但對母親的科普根本發揮不了多少效果。
中年人對于養生的狂熱是無法撼動的,尤其是這種掛著無副作用名號的天然糧食。
如今身在孤島,沒有釀酒的條件,放羊也是散養,完全不需要大麥做飼料。
他也就對大麥表現得沒那么重視。
不過大麥畢竟種在小麥旁邊,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就算陳舟再不重視,除草澆水都少不了它。
真算下來,其實兩種麥子的實際待遇相差無幾。
后天上架,養書的朋友能不能貢獻一個首訂。
上架以后保底雙更半個月,首訂過1500雙更一個月。
感謝:不想再逃、d調壞壞、長弓弒、萬界游星、書友尾號8595、木民谷的夏天、書友尾號5501、老梅煮酒、木您、渾元形意太極第一真傳弟子、迷之摸魚人的月票,感謝各位支持!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