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吃過早飯,裝好的涼開水已經被消耗掉了三分之一以上。
見篝火未熄,陳舟倒出瓶中剩下的一點點水,涮了涮金屬罐。
隨后他拎著空瓶子到河邊灌了一瓶水,倒進金屬罐燒開后用開水沖了沖瓶子,才將開水裝入其中。
趕路的過程中,這些熱水會漸漸冷卻,待做中午飯或晚飯時,就能正常飲用了。
給來福吃了一塊沾肉湯軟化的面餅,掏出兔肉丸子罐,和來福分了幾顆有些發膩的肉丸,收拾好口袋,掩土蓋滅篝火,陳舟繼續沿河前行。
……
紅日初升,林中的溫度急速上升。
多虧有樹冠遮陰,體表溫度尚能接受。
河流蜿蜒,越接近盡頭地勢越高,道路也變得愈發難走。
濕滑的青石,茂密的藤蔓,矮崖,溝壑,還有逐漸湍急的河水,放緩了陳舟前進的速度。
正午時分,他停留在兩座山峰中間的山溝內,架火做飯時,站在高處向下瞭望,終于意識到,這條河恐怕與書中描述的那處河谷平原相距甚遠。
再往前走確實能找到水源盡頭,但這個盡頭,恐怕不是小溪,而是從巖石中涌出的地下水。
趁著身處高地沒有樹木遮擋視線,他又往上爬了一段距離,繞到視野開闊處,往遠處張望。
在腳下這座突起的山嶺偏北,有一座光禿禿的大山。
那山峰仿佛被人削掉了腦袋,頂部很平,邊緣一片黑色,黑色之下,覆蓋著許多低矮的樹木。
根據那座山的特征,能明顯看出,那是一座火山,且大概率是一座死火山。
“也不知道距離這火山上一次噴發過了多久,火山灰中的營養有沒有被山下的植被吸收。”
陳舟暗自思索。
據他所知,火山灰是一種優質的天然肥料,還有些火山灰能當天然水泥用。
注視著火山,他將位置記在了心里。
想著以后有時間,一定要去火山一趟,考察一下具體情況。
如果山上還剩優質火山灰的話,他就找一塊合適的地方,直接在山腳下種一片田,或是簡單修一條山路,待推車制造好,把火山灰拉回來當肥料用也不錯。
別看往返火山路途遙遠,實際算起來,從海邊撿拾死魚和蝦蟹,放到坑中漚肥再運輸到地里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可能還更多。
靠土法子緩慢制造,終究不如直接拉成品。
“要是火山灰沒有利用價值,這次找到鴿子洞,還要看看里面有沒有沉積的鳥糞石。
與火山相比,鴿子洞總要近一些,而且我還可以直接在河谷平原種地。”
“不過離家太遠,照看莊稼地終究不方便,只能等種子夠多,大規模灑籽種植,那樣即使‘望天收’,收獲的糧食也足夠多。”
做好打算,轉移視線,于右手方向連綿起伏的山峰中,陳舟發現了一條銀燦燦的小河。
那條小河源自山腳,流出后貫穿一片橢圓形的綠地,在綠地接近林地邊緣的地方分成兩道,遠遠望去,好像比腳下這條河纖細一些。
“艸了,難道那條河才是魯濱遜發現的淡水源?
莫非我從登島第一天開始就跑反了方向,難怪我發現的地形和魯濱遜發現的地形一點都不一樣。”
陳舟總算反應過來,魯濱遜登島后是往偏西北方向走的,而他是往東北方向走的,從一開始,兩人就不在同一位置。
“要是我倆真的不在一處,是不是說明,島上其實還有另一群野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