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負責種植的土著常常跟負責捕撈的土著商量,希望用米面換些肉吃。
不過負責捕撈的土著平日也下地干活,若說糧食他們還真不缺。
于是這種交易關系就變成了賣家市場,海鮮的價格也在逐步增高。
當然,這種不穩定的交易關系并不持久。
到了雨季,人人有閑暇時間后,魚類的價格便一落千丈——
都是一個部落出來的,誰還不會潛水捉魚,大不了做根魚竿自己釣,反正時間有的是,釣魚既有意思,又不用低三下四地跟別人商量,何樂而不為。
……
在兩類通用“貨幣”之外,還有些真正的稀罕物。
比如說斑馬制作的木質家具,小木雕,木質棋盤棋子等,都是有價無市的好東西,除了要舍得出“錢”外,還得跟斑馬關系好,人家才肯騰出時間制造。
還有一名土著擅長藤編,他編織的藤制工藝品,藤椅藤籃等既實用又美觀,也很搶手。
過慣了苦日子的土著來到島嶼后才知道,頓頓吃飽是什么滋味。
放在以前,他們做夢都不敢想,有朝一日,他們竟然會拿珍貴的糧食換沒用的木制品。
……
土著們忙著打發時間時,工廠二樓則是另一番景象。
陳舟的辦公室內,不見明亮的led燈,只點著兩盞油燈——
雨季光伏板工作效率極低,為了將電量儲備用在刀刃上,他不得不由奢入儉,重新點起油燈。
窗外雨落如注,遠處不時閃過幾道霹靂,照得房間忽明忽暗。
整潔的長桌上,擺著幾本厚重的書籍。
那是7月15及8月14日送來的神秘獎勵,剛拆開時看到是珍貴的知識類獎勵,把陳舟美得夠嗆。
然而待他看清楚書名,頓時變了臉。
8月14日送來的幾本厚重的大部頭,名字分別叫做《俄語入門》《走遍俄羅斯》和《黑大俄語》,其中《俄語入門》又分成三冊,《走遍俄羅斯》則分為四冊。
而7月15日送來的書,卻是幾本非常專業的全英文醫學期刊,里面充斥著大量讓人頭疼的醫學術語還有各類圖示。
這種書,別說放在孤島上,就是在最熱愛學習的大學期間,陳舟都不愿意去啃。
他原本打算將幾本書束之高閣,等回到現代以后再放到二手平臺上賣出去。
但就在往書架上擺放幾本自學俄語書的時候,陳舟突然想起,他曾經暴力撬開的一個保險柜中,有許多俄語文件。
他對俄語并不了解,盡管很好奇那些文件上寫了什么,卻無法破譯。
現在有了這幾本書,又恰逢雨季,閑暇時間夠多,為什么不試著研究一下呢?
受好奇心驅使,陳舟重新翻找出了那些文件,在辦公室內翻看幾本書籍,仔細鉆研了起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