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無比慶幸,自己選擇戰斗職務,而沒有選擇教育工作。
光是聽星期六的講述,他就有些控制不住心中的怒意了。
星期日覺得,如果他去當老師,那群土著每天不挨一頓鞭子都是輕的。
倘若不能將胸中那股憤懣發泄出來,他非得被氣死。
像星期六這樣,即使心里火冒三丈,面上依舊能保持平靜與耐心,一點點給學生講題,反復解釋知識點的脾氣,他是絕對做不到的。
……
新增的勞動力和對本職工作愈發熟練的老島民徹底解放了陳舟的大腦。
他將島上大部分不甚重要的事務都交給了福祿壽三人,自己則去專心復刻現代的各類產物。
復刻完成后,他會將詳細步驟編撰成教材,一點點分發下去。
大醬是陳舟的第一項“發明”。
使用東北大醬的“醬引子”和饅頭,加以鹽和清水發酵,只失敗兩次,陳舟便摸透了大醬的制造方法,并成功做出了島上的第一缸大醬。
首領吃上大醬沒多久,住在工廠附近的老資歷們便獲取到了消息。
得到消息沒多久,他們就爭先恐后地用出色的表現從代管大部分事務的福祿壽三人那里拿到了大醬制造手冊。
為了“趕時髦”,這群基本稱得上衣食無憂的老家伙們愿意付出一切努力。
自拿到大醬制造手冊開始,每天土著們小屋內都會飄起一股小麥面粉的香氣。
他們積極地蒸饅頭,置換更大的陶缸,并想方設法從新成員手中搞鹽。
如斑馬這樣的“小領導”甚至從陳壽手里討來了一點首領食用的大醬,用來做醬引子——
當然,這是得到陳舟默許的。
……
做醬潮流帶動了面粉和鹽的價格。
盡管島上還沒有明確的貨幣系統。
但做醬期間,面粉兌換大米的比例變化非常明顯,從1:1.2的比例增長到了1:2甚至1:2.5。
這種不尋常的勢頭,一直到島民們的第一缸醬制成,才有減緩之勢。
成功制醬的那一位,平日里工作的表現遠不像斑馬或是其他手藝人那樣出色,誰都沒想到,他會第一個成功。
不過人們對制醬者的看法并不影響大醬的搶手。
沒兩天,制醬者做出的那缸大醬便被哄搶一空。
據說為了能從他手里換到醬,斑馬甚至開出了訂制滿屋家具的籌碼。
這種條件,其他土著可是想都不敢想的,畢竟斑馬是島上除首領以外公認的技藝最高超的木匠。
能讓他付出大量時間精力打造滿屋家具,那可不止是家具的事,更說明制醬者得到了斑馬的認可,步入了那個比老資歷還高一層的“階級”。
……
島嶼宛如一頭貪婪的野獸,一口吞下新成員并將其消化后,沒過多久便又產生了餓意。
它渴望著更多成員,更大的變化,以及更重要的地位——
能影響時代的地位。
……
1664年第二個旱季初,島上的大部分勞動力齊齊聚集到了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