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和王林因矛盾引發械斗一事已過去半年多了。
當初參與沖突的人都受到了懲罰。
不過時間總能沖淡許多事,到了現在,莫說是那些打架的島民,就是斑馬和王林也將功贖罪,重新搬回了他們的獨棟小屋。
矛盾并不會因一起受罰而消除,但心中的恨意卻會受到理性的控制。
島嶼的法典一日日增添新條文,隨著新一批島民的加入,島上還多了負責處理治安問題的警隊。
面對愈發嚴厲的懲治手段和更全面的監督,無論老資歷們和新成員有著怎樣的仇恨,也不敢再掀起像從前那般的斗爭了。
……
工廠一樓,許多閑置的車間已被各種小器械填滿。
其中有陳舟從零開始一手組建的紡織車間——
將羊毛加工成布料的工序十分復雜,在開始研究這個項目前,陳舟并未預料到事情會那樣困難。
不過神秘獎勵總能及時地解決他的困難。
有了紡織技術方面的資料和幾張簡單圖紙的幫助,他的工作進度頓時像坐上火箭一般,飛速前進。
每年第一個旱季,負責畜牧的工人都會用特制的鋼梳梳理山羊頸部和腹部,以獲取絨毛。
采集完成后,這些絨毛將根據細度和顏色大致分成三個級別,其中最細最白的羊絨供給陳舟及島嶼的高層使用,其余羊絨制成布料后則下放給其他人。
負責紡織的女工和負責畜牧的工人都能根據勞動量分到一筆不菲的報酬——
如今的島嶼,布料可是稀罕昂貴的資源,遠比糧食值錢。
待羊絨完成分類后,將被帶到洗絨車間。
那里有幾道不同的洗絨槽,槽內放有各種化學溶液,用以去除羊絨中的油脂、塵土和污穢,減少靜電。
洗凈的羊絨重量大減,隨即被送入分梳與紡紗車間。
在這個車間,羊絨經過機械分梳機和紡紗機的處理,走過和絨、梳絨、針梳工序,最后得以紡成細紗和粗紗。
紡織好的羊絨制品,經蒸汽定型,就變成了不同的羊絨面料。
島上飼養的羊群規模越來越大,如今已經分成三群,分別在山坡、沿海地區林地及河谷平原放牧,總數接近500頭。
但羊絨的產量并不高。
且羊絨布料制造過程中有一定程度的損耗,幾道流程走下來,每年能制成的布料面積屈指可數,再除去供給首領及島嶼高層的那部分,真正能分到下面的布料根本沒幾張。
正因如此,布料的價格才會飆升到一個普通島民根本不敢奢望的地步。
實際上,最后加入島嶼的60多名島民,直到現在都沒有幾人擁有體面的衣服。
他們大多穿著羊皮縫制的衣服,看起來與穿著水手服或是工裝服的其他人格格不入。
陳舟每次外出時,看到在港口碼頭工作的三類人都會搖頭感慨——
是怎樣的機緣巧合,才能造就“原始人”“中世紀”“現代人”的裝束出現在同一片區域的奇景。
……
為了讓工人有更充裕的休息時間,也為了給自己行方便,陳舟在工廠旁邊興建了一棟單層的鋼筋混凝土食堂。
每日早中晚,下班后的歇息時間,工人們離開車間后都不必回家,直接前往食堂便可享用免費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