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戰不同于陸戰,沒有堅實的大地作為依靠,船上的水手們除了要打擊敵艦,更重要的是保護好腳下這艘船。
一旦船體遭受重創,即使他們贏得勝利,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而艦船漏水的代價,往往是船毀人亡。
蒙尼德茲與葡萄牙皇家海軍關系密切,曾經學到過一些訓練水手打海戰的竅門。
……
17世紀中葉,歷經近兩個世紀的航路開辟,常在海上往來的老船長和歐洲各國海軍都從早期一片混亂的海戰模式中總結出了成體系的戰術。
比如艦隊縱列戰術。
該戰術強調所有戰艦以一定間隔排成縱隊,用側舷火炮集中火力攻擊敵艦。
這一戰術可以以最大限度發揮戰船的火力,尤其適合應對戰力均等的敵人,面對火力不足的海盜更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壓倒性的優勢。
除縱隊戰術外,荷蘭人還曾發揮其艦船高機動性和指揮方面的優勢,將艦船擺成一把利劍,切斷敵艦前后聯系,然后集中兵力圍殲小部份敵艦。
當然,雖然這個時代的火炮在海戰中地位節節攀升,但傳統血腥的接舷戰仍然頻繁出現。
海盜們劫掠財寶時,必須得登船奪取船只的掌控權才能獲得船上的財寶,直接將船擊沉不過是浪費炮彈,而且海盜的長處也不是火炮——
他們會利用小船的高機動性和靈活性接近大船,然后用鉤爪或是特制的長梯登船肉搏。
……
在風帆船時代,人作為船的靈魂,決定著海戰的勝負。
操縱風帆的熟練度,船長的指揮,舵手和帆手配合的默契程度,炮手操炮射擊的準確性,裝填炮彈的速度,以及必要時,劃槳手的節奏和耐力。
還有船上物資的儲備,包括彈藥和補給,修船材料等等。
此時的海戰核心既在于火力配置也在于戰術協同,與現代的超視距作戰完全不同。
蒙尼德茲派出的三艘武裝商船的船長都是有過海戰經驗的老水手,他們的思維也局限于傳統海戰的模式中。
“海盜嘛,誰沒見過。
再厲害的海盜,也擺脫不了利用高機動性接近目標,炮擊掩護發起接舷戰,用人數優勢和兇悍的戰斗風格取得勝利的作戰方式。”
往常裝載了滿船貨物,武裝商船本就落后的速度和靈活性方面雪上加霜,船上偶爾還會載有不善戰斗的乘客。
而大批貨物又壓縮了彈藥的儲存空間,致使他們這些大船難以與海盜的小船抗衡,常有被奪得船只,俘虜所有水手和乘客的事發生。
但今時不同往日,專為“剿匪”而來的他們清空了船上的貨物,只帶了必要的補給,剩下的便是可供射擊四十輪的炮彈。
在這種火力之下,任何海盜都會被打得狼狽逃竄——
三名船長沒有一人質疑此行會遭遇慘敗。
眼見即將抵達目的地,他們心中不僅未產生臨戰的恐懼,反而憧憬起基利安被搶走的那份寶藏有多么豐厚,他們又能否從中牟取利益。
……
此時無論是船上負責瞭望的水手還是站在船樓上的船長都未意識到,他們的敵人已經提前觀察到了他們的動向,并催動了那兩頭“鋼鐵海獸”強勁的心臟。
……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勝負天平上的籌碼。
自發現敵人來襲的那一刻,星期日便進入了戰時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