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的星期日即使明知道不是對手,也肯絞盡腦汁跟他對弈,絕不會放一點水。
隨著年齡增長,下過的棋越來越多,星期日的棋技愈發高深,早在陳舟46歲時,就已經下不過星期日了——
因為就在那一年,有天陳舟連輸了星期日六盤棋。
在棋盤上,陳舟并無太多好勝心。
星期日的棋藝能精進到這種程度,全因為他足夠熱愛,多年來從未放棄下棋,放在平時,陳舟會為他感到驕傲。
可當星期日憑著更高的棋藝,開始拙劣地“表演”,送子“失誤”時,陳舟便覺得惡心了。
他不知道為什么當初那些赤誠的孩子會變成這樣。
他也想不明白,這種所謂的“人情世故”究竟會讓世界變得更好,還是讓世界變得更渾濁。
陳舟只是很不適應別人對他藏著掖著,隱瞞心中想法,刻意恭維他的感覺。
這加劇了他心中的孤獨感,使他覺得自己被全世界孤立了,他沒法跟任何一個人說真心話,除了死去的伙伴。
……
1686年,陳舟迎來了他的52歲生日。
這一天,島上照例舉辦了盛大的慶典,隔著老遠都能聽見沸騰的人聲。
昔日那個用木板鋪成的小碼頭早就換了模樣,平坦的石板路和各式磚房排成幾條街道,從遠方駛來的船只停靠在港口,高高的桅桿仿佛一片森林。
人們穿著各式服飾穿行在街道間,小販的叫賣聲,年輕情侶的嬉笑聲,行人的說話聲不絕于耳。
沙灘上有炊煙升起,正有人在點燃的炭火烤爐旁處理新鮮海魚,調料的香味兒隨風飄揚。
工廠內蒸汽機隆隆作響,加班的工人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在節假日工作,他們將得到一筆可觀的收入。
盡管島上的原住民這些年都靠著工作和對外貿易獲得了不菲的收入,但為了子女考慮,有些勤勞的人還是會更加努力地奮斗。
……
從高處向下俯瞰,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一條五顏六色的長龍。
這長龍穿梭在略顯稀疏的森林中,自碼頭、工廠和其他幾個居民區出發,繞過農田,匯聚成長河直奔神廟。
那個曾經無人知曉的“王靈官”,這些年隨著島嶼的壯大漸漸聲名鵲起。
前幾年,斑馬修建的大神廟也被棄置了,人們為這尊“神明”修建了更大更華麗的神廟,并根據那尊銅塑像制造了遍體鎏金的新神像。
與此同時,王靈官也被賦予了新的職能——
所謂海神、雷神、戰神,乃至財神、酒神、愛神,似乎祂已成為無所不能的真正神明。
陳舟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穿上那身鐵浮屠,主持祭祀了。
鐵浮屠放在工廠的儲藏室內,早就落滿了灰。
除了少數島民,很少有人能想起首領出現在祭祀現場,穿著一身漆黑盔甲那英武的模樣。
更無幾人知道島上的節日是如何制定的,島上的第一次祭祀又是怎樣的場面。
甚至有人已經遺忘了島嶼真正的統治者,他們只知道大名鼎鼎的星期日、星期六和其他高官。
生活太過忙碌,他們幾乎無暇顧及其他事情,只能將視線集中在衣食住行上,集中在積蓄與后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