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獎勵的總價值早就超出他的預期了,無論是一個億還是十個億對他而言都是天文數字。
剛登島的那幾年,陳舟偶爾還會幻想拿到這筆財富后要買什么,要怎樣享受。
隨后年齡增長,漸漸變老,對現代的記憶開始模糊,許多夢寐以求的奢侈品早就消失在他的腦海中了。
而身邊人的生老病死更使他意識到,錢的確不是萬能的,這個世界上除了金錢還有更值得追求的東西——
至少時空管理局已經為他展現過一片恢弘壯闊的世界了。
多活了28年,擁有過令人垂涎的財富,掌控過權利,決定過許多人的命運,是非榮辱,他早就看得淡了。
……
離開前的最后兩天,陳舟躲在莊園里,一刻都未離開。
他嘗試過狠心割舍掉這一切,讓自己與星期六、星期日做個最終的切割,變成“陌生人”。
然而星期六等人的命是他救下的,這島嶼的每一寸土地都傾注著他的心血。
半生的努力,又怎是說了斷就能了斷的。
臨到結束,他最擔心的還是島嶼的命運。
這個受他影響成為世界焦點的“天堂島”能不能繼續延續它的傳說?
未來它會變成天堂還是地獄。
原始部落中的土著究竟能否真正地改變他們的命運,踏上另一條道路。
陳舟想不通,也看不了那么遠。
只是在他的心里,對島嶼的前景并不持樂觀的態度。
這兩天他幾乎沒怎么睡覺,書房的燈也徹夜常亮。
陳舟將自己對一國發展的看法,對世界格局的認知,對人民的重視,對科技發展路線的預測都寫了下來。
從前看《三國演義》,讀到: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
只因先主丁寧后,星落秋風五丈原”時,他總免不了落淚。
可那時,縱使感嘆蜀漢的悲情結局,他卻不能切實地感同身受。
時至今日,眼見自己走后,島嶼極有可能一步步滑入深淵,陳舟才明白,彼時的丞相是多么不舍,心中又有多少不甘,多少無奈。
他恨不得留下一千個,一萬個“錦囊妙計”。
但即使有再多的謀劃也決定不了世界的格局,改變不了外來者對島嶼的垂涎之心。
孩子始終要長大,組建自己的家庭,依靠自己挺立于世界之巔。
……
已經年邁的陳舟幾乎是燃燒著心血,留下了大量應對不同事件的建議。
這些紙張整齊地擺在書桌上,待他走后,前來收拾物品的人一眼就能看見。
不過陳舟希望島嶼最好永遠不要有用到這些建議的那一天,因為那說明島嶼已經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了。
……
1687年12月12日。
港口沙灘上,被高墻圍起的沙地間站著十幾人。
這些人各個鬢角斑白,均已上了年紀,其中甚至有佝僂著身體,拄著拐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