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點伊萬,我可以幫你。
但你要先說清楚你到底需要我幫你做什么,還有,這兩年你究竟遭遇了什么。”
得到陳舟模糊的允諾,情緒激動的伊萬終于冷靜了一些,緩緩道出了這兩年間他所經歷的事。
……
拿到那張照片后,伊萬將其當做救命稻草,不惜動用手下所有能量,在俄羅斯境內搜尋那座廢棄工廠,尋找與煙囪相符的建筑物。
他本以為作為絕密項目的10003沒準還在俄當局的掌控下,說不定仍在繼續默默運轉。
卻沒想到,這座耗費不知多少人力物力財力的改造基地竟然真的被廢棄了。
而其位置,也不是在深山老林或是遼闊的西伯利亞平原腹地。
它就位于于今烏克蘭的普里皮亞季。
怕陳舟對這個地名感到陌生,伊萬順便說出了距離改造基地不遠的另一座舉世聞名的建筑——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這座始建于1965年,在蘇聯解體后劃歸烏克蘭的巨型核電站曾經因反射性物質泄露,造成震驚世界的泄露事故,直接和間接影響到數百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如今它又因戰爭,陷入了另一片泥潭。
無論是參與的輻射、重金屬和其它污染,亦或是戰爭的炮火硝煙,都使它成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之一。
誰能想到,就在這座被封閉隔離的核電站40公里外,還潛藏著著另一個駭人聽聞的神秘基地呢。
得到改造基地的準確位置后,伊萬其實很不愿意親自赴險。
他前后派遣雇傭兵和忠誠的打手以支援戰爭的名義前往普里皮亞季打探信息,探明改造基地的準確位置并拍攝到地面工廠的殘骸后,才攜帶人手和專業裝備抵達烏克蘭。
好在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戰事的緩解,加上切爾諾貝利的危險性,普里皮亞季并不被雙方特別重視,駐扎在那里的軍隊也不多。
伊萬順利來到改造基地附近,經測試發現基地周圍的輻射指數不算太高,對人體的危害在可接受范圍內,這使他心里輕松了不少。
他以為那是個順利的開始,卻沒想到那是噩夢的序章。
……
說到這里,伊萬猛灌了一大口酒,那對渾濁的眼球中泛起些許血色,神情中既有驚恐,也有憧憬。
他的漢語聽起來比兩年前相見更加流利了,只是沙啞的嗓音使他的聲音聽起來有些不清晰。
一邊用酒精麻醉著身體,一邊回憶,伊萬用一種近乎夢囈的狀態告訴陳舟。
“可能是因為受到輻射,也有可能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給改造基地供應能量。
總之,據我看到的景象推斷,在蘇聯解體后約四五年,改造基地仍在繼續運轉。
86年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并未中斷改造計劃,直到00年核電站被完全封停,基地中的研究人員才漸漸撤出。
最終才空無一人,完全廢棄。”
是的,你沒聽錯,即使是放射性物質外泄,蘇聯組織大量軍人封存核廢料這樣的大事,都沒有中斷基地的研究。
你知道那些研究人員為什么寧愿承擔被輻射侵害的風險也要將項目繼續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