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乎一整夜沒睡,吃過午飯,陳舟讓保爾休息了一會兒,他獨自在龜棲灘附近走了一圈。
水邊巨龜的數量不在少數,還有一些體長可達3.5m的巨蜥,它們的長相與后世的科莫多龍相似,身體粗壯,腿短,走起路總是大張著嘴,利齒間涎水的惡臭隔著老遠都聞得到。
陳舟推測它們可能跟科莫多龍一樣,顎部后生有毒腺,靠著毒素和龐大的體型,它們能獵殺一些大型食草動物。
不過在這片被時空管理局改造過的土地上,即使巨蜥體型如此龐大也免不了成為其它生物的盤中餐——
比如一種高達4.5m的巨鳥,它們會用利爪按住巨蜥的脖頸,然后甩動尖利的喙啄擊巨蜥的雙眼。
這種鳥形似鴕鳥,但比鴕鳥大得多,跑起來扇動著身側一對短小的翅膀,氣勢逼人。
陳舟曾見到一只巨鳥被一小群洞鬣狗圍住,啄死了一只洞鬣狗后邁開大長腿輕松逃脫。
他對古生物的了解有限,推測這種鳥多半是馳鳥或者冠恐鳥。
與鋸齒虎幼崽相比,這種巨鳥似乎更適合飼養。
雖然它也是肉食動物,但看它脖子上缺失的毛發,有理由推測其食腐。
靠著尖利的喙,這種巨鳥的攻擊力將不亞于鋸齒虎,且體型更為龐大,成年以后說不定還能騎乘,不說馱動他,馱動保爾應該沒什么大問題。
不過現在尚不清楚這種鳥的智力高不高,成長速度怎樣,加上還沒找到穩定的駐扎地,陳舟無法將想法付諸于實踐。
……
沿開闊的河面往遠處望,偶爾還能看到蓬亂的樹枝和枯草泥巴微微突起于水面。
起初陳舟以為那是淤泥或河中石塊碎砂天然堆積成的石灘,后來他才發現那是巨河貍搭建的堤壩。
這種河貍比現代河貍大得多,隨便一只體長都接近2m。
它們成群活動在水邊,生有一對鑿子一般的巨大門牙。
雖然這些會筑壩的“建筑工”才來到這里不久,但它們已經對河邊的樹木造成了顯著的破壞。
不過因為巨河貍身體太過沉重,且后肢沒有現代河貍發達,在陸地上行走起來比較吃力,所以它們除了收集建筑材料外基本不怎么上岸,只在水中活動——
水的浮力能減少它們行動時的負荷。
巨河貍的食物主要為河中的魚類貝類以及一些水草,靠著河魚,它們積蓄了大量脂肪,游起來身體圓滾滾的,爬上堤壩肥膘一抖一抖,看得陳舟眼饞。
他和保爾在草原上能捕殺到的動物大多沒有充足的脂肪儲備,渾身上下榨不出幾兩油。
尤其是肉食動物,它們僅有的那點脂肪都被用于捕獵消耗了。
昨晚烤鋸齒虎肉的時候,無論是大腿肉還是肋骨肉都發柴發硬,那時候陳舟就在想要是能整點油抹抹就好了,現在看到巨河貍,他不禁感嘆這簡直就是一個個會動的油罐子。
寒冬到來前,多宰殺一些河貍,不僅能獲得厚實防水的皮毛,還能得到大量優質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