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保爾似乎認得這頂帽子的主人,陳舟也頗感疑惑——
從目前所見到的所有挑戰者來看,這些人雖然大多來自不同世界,甚至是不同時代,但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雙方可以正常交流。
無論是被殺死的美國大兵和日本忍者,還是兩名來自古代的游俠,亦或是那組印度人,彼此都具備交流的能力。
畢竟既然是合作挑戰,溝通的優先級肯定排在最前列。
不然兩個人互相學習語言起碼就得費三五個月時間,等到能聽懂對方的話,黃菜都涼了。
據他觀察,其中有些人甚至來自同一世界同一時代,沒準在參與挑戰前兩人還認識,或是在同一組織中工作。
按理說,這其中能出現保爾的熟人的概率幾乎為零。
否則按時空管理局的行事風格,保爾怎么也該分配給他的熟人,而不是自己。
隱約感覺情況似乎和自己想像中大相逕庭,陳舟試探著問保爾。
“這個人……你認識”
“對!”
保爾重重地點了點頭,將帽子翻轉過來,使縫在上面的紅色五角星正對著他,仔細端詳了一番后,跟陳舟解釋了有關帽主人的事——
保爾所處的蘇維埃共和國中,關於時空管理局的挑戰,或者說大型真人秀,被冠以“銹蝕”的代號。
從20世紀末發現其中奧秘后,蘇聯便不斷組織軍人參與“銹蝕”試驗。
起初的探索隊伍規模較小,而且總是以全軍覆沒告終,直到付出數百名先驅者的代價,才出現了第一個成功完成挑戰的人。
那人名叫沃多皮揚諾夫,他英勇的行為和“試驗成功”所帶來的重大貢獻使他獲得了蘇聯英雄稱號,同時佩戴了金星獎章。
有了首次成功的經驗,后續在沃多皮揚諾夫的領導下,參與人員開始進行有目的的專項訓練和知識補充,最終於5年后達成目標,培養出了第二批,也是截止到保爾參與“銹蝕”項目以來,完成挑戰人數最多的一批人,足足八個人。
而格羅莫夫便是其中之一。
所有完成挑戰的戰士都彌足珍貴,試驗已經證明了他們的品質和忠誠。
因此只要完成挑戰,且精神狀態沒有出問題,他們的軍銜和官職就會一路飆升。
到保爾參加此次“銹蝕”項目時,格羅莫夫已經晉升為一名中將。
當然,這並不是最緊要的,作為全蘇聯最具影響力,級別最高的試驗機構,“銹蝕”中可不僅擁有一名中將,哪怕是握有實權的上將都有超過五人。
真正令保爾印象深刻的是,此次試驗,年近60的格羅莫夫將軍,將親自參與其中,發揮余熱,為共和國做最后一份貢獻。
保爾一直以為這位值得尊敬的將軍已經前往其它世界,開始屬於其個人的獨特挑戰了,沒想到竟然能在這里看到將軍的帽子——
此次所有參與“銹蝕”試驗的人員中,惟有格羅莫夫還戴著這種復古的布瓊尼帽,這還是蘇聯的第一款軍帽,同時也是電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角保爾柯察金所戴的帽子。
作為與保爾柯察金同名同姓的忠實影迷,保爾自認為看錯什么也不會看錯這頂帽子。
……
“這肯定是格羅莫夫將軍,陳舟,我發誓一定是他!”
緊攥著帽子,看著上面破敗的痕跡還有點點血污,保爾的情緒不禁有些急切。
他能感覺到,這位值得尊重的老將軍狀態恐怕並不樂觀。
“我們可以去尋找他嗎
我覺得……他似乎需要一些幫助。”
保爾的語氣近乎懇求。
在挑戰殘酷的規則中,幫助其他挑戰者顯然是極不理智的行為。
所有人都是競爭對手,這樣做無異於資敵,而格羅莫夫只同他有些關係,對陳舟來說根本就是一個陌生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這個請求都有些不合理,甚至苛刻。
……
保爾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但出乎意料的是,陳舟同意了他的請求。
物色製造槍桿的樹木與尋找帽子的主人並不衝突,況且還有虎三娃這個“目擊證虎”,二人帶著三頭鋸齒虎走進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