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知道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源自機緣巧合,源自時空管理局的意外饋贈,陳舟才沒有自傲的情緒。
對於畢楷所說“庸人居多”這事他也很認可,本來天才就是極少數,大家都是普通人,沒什么好因為這事惱怒的。
見畢楷就此閉嘴不言,陳舟還以為他怕自己不高興,等了一會兒便出言追問。
“第三點呢”
經過提醒,畢楷這才繼續說道。
“這第三點,比前兩點還重要些。
想必恩公也知道,練武是童子功,需從年少時期開始修行。
武林世家中的嫡系子弟,自能說話,便要背誦口訣,所謂修煉、健體、致用也。
我們劍道的功夫藝境分三重境界,分為形劍、氣劍、神劍,此三重境界,常人終其一生也難以達到第二重。
我觀恩公面相,恐已過而立之年,從這個年紀開始修習武功,恐怕還要比常人難上十倍百倍。
為求心中有個數,我有一冒昧請求,不知當講不當講”
一句口訣都沒學到,先聽畢楷講了一大堆關於自己不適合學武的話,陳舟心道就算我學不會真功夫,練熟幾招拳繡腿也比掄王八拳好看呀。
別說年紀大年紀小這種事,我態度都表現的這么堅決了,難道還能不學嗎。
回憶著古裝劇中的措辭,他回了一句:“但講無妨。”
“那好,請恩公脫衣。
我想摸一下恩公的筋骨,看看您的天賦到底如何,以便繼續接下來的傳授。”
……
寒冷的冬夜,林中的篝火內添了數根粗壯的木柴,催得火焰高高燃起,烤的周圍一片燥熱。
在這紅艷的火光下,陳舟脫掉了衣物,只剩單薄的內衣,坐在火旁任由畢楷點按他的肌肉穴位,並配合畢楷做出各種動作。
畢楷雖有家傳劍術,可畢竟沒有正規的師承,對於摸骨一事並不熟悉。
他只能從武林高手的共通點判斷陳舟是不是練武的好苗子。
其一在於悟性,這一點需要待會讓陳舟背過功法要領,練習動作后方能知曉。
其二在於武德心性。
品德高尚者,謙遜、沉穩、性情和善,從不恃強凌弱。
這一點陳舟早已過關。
猛獁一戰是畢楷和高耀將禍水東引,陳舟原本可以置之不理,卻仗義出手,而且救下他們之后並未挾恩圖報,而是瀟灑離去,光是這一點常人便做不到。
其三在於筋骨。
這一點說得復雜,其實用現代話來說就是看人天生的體態,比如手臂是否長,臂長者交戰有優勢,腿長者適合練腿功。
還有就是協調性和柔韌性好不好,反應速度快不快。
在這方面,陳舟表現出了恐怖的潛力——
他的胳膊和腿雖然只是正常比例,但他的柔韌性、協調性和反應速度都遠遠高出常人,甚至超出畢楷這個武林高手一大截。
待陳舟為畢楷展示了幾個超高難度的瑜伽動作后,畢楷更是滿臉驚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