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將他們家傳劍經補全,或許陳舟真的能做到他窮盡畢生都無法完成的事。
只可惜,劍經不全,他人也時日無多,一切俱成空談。
……
岳家槍的招式路數並不摻雜兵法,更多適用於行陣之人。
而纏頭刀也是一門簡單易學的刀法,其中並無甚么精妙招式,大多都與基礎刀法掛鉤。
正經來學這兩門功夫,最多三五個月就能入門,至於能靠這兩路武學走到什么地步,就要看個人天賦了。
儘管功夫簡單,但只用一夜時間就講完,對畢楷和陳舟來說也是一種考驗。
知道自己很有可能沒精力講第二次,畢楷始終想著一次性把所有事都講完,而且要講清楚,交代明白,以免陳舟誤入歧途。
因此這一講就是一夜。
直到天色大亮,休息的大角鹿紛紛站起,開始等待畢楷帶領它們外出,畢楷才講完。
在講解過程中,陳舟表現得悟性頗高,雖因為對武學常識不太了解,提出的很多問題都令人啼笑皆非,但在招式方面的學習上,卻堪稱奇才。
講到最后,畢楷再一次讓陳舟將招式一路路使出,確認無誤后,終於撐不住了。
他只說自己要回窩棚休息,待睡醒后再傳授馴鹿之法,便打著晃兒離開篝火,走進了窩棚里,獨留陳舟在外面。
……
知道畢楷疲憊,早在講解過程中陳舟便多次勸他去休息,不想畢楷性子極為執拗,硬是撐到講完才睡。
又往篝火中多添了些柴,他呆站在窩棚門口,看著畢楷在獸皮包裹下蜷縮起來的瘦弱身體,皺起了眉,像是在下某種決心。
這一夜,三頭鋸齒虎都沒睡好,總是被陳舟和畢楷吵醒。
清晨它們還餓著肚子,望著篝火旁小鹿的尸體,想吃,但沒有首領允許又不敢吃,只能焦躁地繞著火打轉,東張西望地,始終不離開鹿尸周邊。
它們徘徊的腳步就像陳舟的心緒。
他在做一個艱難的決定——
要不要把隨身攜帶的那支強效再生注射劑給畢楷使用。
從衣服的內襯口袋里掏出那根泛著銀光的針劑,陳舟轉過頭,重新坐回篝火旁,認真地打量著它。
按理說他已經救過畢楷一命,如今接受任何饋贈都不為過。
而且他並沒有挾恩圖報,甚至還主動提出有機會會為畢楷和高耀報仇,從理性的角度講,他的做法並無不妥。
可凡事看的不僅是自己,還要看別人。
無論畢楷是否心存死志,捫心自問,陳舟覺得如果將死的人是自己,他未必能放下多活些時日的誘惑,拼著自己的性命,使別人受益。
更重要的是,他覺得換做是他,恐怕也很難做到如此忠肝義膽,為朋友做到這一步。
動物都是利己的,人更是如此。
但正因為世上大多數生靈都利己,才顯得捨身奉獻者的可貴。
……
太陽升起來了,銀色的針劑沐浴著陽光,在陳舟手指間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