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別重逢,這個兩米三高的斯拉夫壯漢臉上露出了孩童一般的笑容。
陳舟抱著膀,靜靜等待著保爾發現不對勁。
然而直到保爾和鋸齒虎們膩歪完,他預期之中的嫌棄或是疑惑也沒發生,這倒讓陳舟有種惡作劇失敗的感覺。
“到底是我嗅覺太敏銳,還是毛子神經太大條”
悻悻地想著,陳舟跟保爾打了聲招呼,將背上的藤筐放在了庇護所門口。
……
入冬已有一陣子,擔心日后風雪連綿導致自己無法外出,陳舟只打算休整一晚,便再次出行。
此次外出,除了將長弓帶走,把解毒劑交給畢楷,他還想驗證一件事——
挑戰規則中講過:
“在同伴主動放棄挑戰或挑戰失敗前不可自行選擇與其他人結組。”
也就是說,如果他和保爾真的是同一組,在他放棄挑戰前,是無法與畢楷達成合作的,保爾同樣如此。
如果如他猜測的那般,他是第101人,不是保爾的搭檔,那真正的“自由人”其實是保爾和畢楷。
他想試試,假如他事先徵求了保爾的意見,帶著保爾的口信與畢楷結盟,能否成功。
倘若失敗,就說明他與保爾的確是原配的搭檔,且他在某種程度上也確實受到挑戰規則的制約。
倘若成功,那即是一個喜訊,也會帶來太多不確定。
在陳舟看來,不受挑戰規則限制最大的好處就是他主動離開挑戰區域不算挑戰失敗。
對所有挑戰者來說,這都無異於開掛。
別人都在零下六十五度的極寒中備受煎熬,到最后甚至連一個活物都找不到,他卻可以“跳出三界外”,跑到外面去獵殺野獸。
即便挑戰區域外同樣處於冬季的冰河世紀,但也不可能有那么極端的氣溫。
光憑這一點,他就能把其他人熬死。
非但如此,假如他能儘早把保爾和畢楷轉移到挑戰區域邊緣地帶,使他們能與區域外溝通交流,他還能為二人提供食物補給和燃料補給。
可以說只要他多付出一點勞動,完全能保送這二人成為最終勝者。
當然,凡事有利有弊。
使陳舟心里沒底,甚至感到畏懼的是——
既然他可以不遵守挑戰規則,那他最后是否還能離開這個世界
假如保爾和畢楷活到最后,他們三個是會一起被傳送走,還是只能走兩個人,且其中不包括他。
留在史前一萬年可比留在17世紀更令人窒息。
17世紀至少能看到些許文明的光輝,而史前世界,他所能見到的恐怕只有野蠻和蒙昧。
關於這一點,陳舟沒能從規則中找到任何解讀。
作為一個“外來者”,他似乎既要接受bug帶來的好處,又要承受不確定的風險。
而這一切,最終都要看時空管理局的選擇。
對那群高高在上的神秘生物而言,將一個人傳送走不過是舉手之勞,至於能否動搖祂們的決定,就要看他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