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過先進思想的兩兄弟,以不同于這個時候的角度,給出了非常新穎的答案,且十分具有可操作性。
皇帝看到兩人的答卷都驚訝了一下,得知二人是兄弟,更加驚訝。
等到給名次時,很為難。
兩人的文章都非常漂亮,優美務實,都可稱之為狀元之才。
但是身為皇帝,總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問題,不可能讓兩兄弟都占據一甲的名額。
最終,顧越因為小兩歲的年齡優勢,被皇帝留在一甲,點為狀元,成為最年輕的狀元郎。
顧春陽,則被排在二甲三十名。
不是因為文章寫的不好,而是要給弟弟讓路。
“這狀元本應是大哥的。”顧越十分不好意思。
顧春陽無所謂道:“只是不當狀元而已,又不是說沒有功名。”
“你進翰林,我謀求外放。”
“以后你當首輔,我做封疆大吏,我們兄弟正好互相照應嘛。”
顧越:“……”
大哥是真敢想啊。
其實像他們這種沒有倚仗的寒門學子,想升上去可太難了。
不過他也不會在這種時候打擊大哥的積極性。
顧越點點頭:“行!”
“大哥,你放心,我一定努力努力再努力,爭取位極人臣當首輔。”
“要不然都對不起大哥讓給我的狀元之位。”
顧春陽:“狀元不是我讓給你的,是你自己憑真本事考出來的。”
“此話以后不用再說,落在他人耳中容易招禍。”
顧越有些懊惱:“是我得意忘形,以后會注意的。”
喜報送到家中,一門雙進士,其中一位還是狀元郎,瞬間引起轟動。
年輕的狀元郎打馬游街,不知有多少姑娘往他身上扔香囊。
不過大約是姑娘們準頭不好,居然沒有一個香囊砸中狀元郎,讓許多姑娘十分失望。
當然也有高門想要榜下捉婿,不過無論是顧春陽還是顧越,都十分敏捷,愣是沒被逮住。
游街之后,顧越被授了官,不出意外,翰林院編修。
至于顧春陽的官職安排,原本沒有那么快,不過由于他情況特殊,皇帝對他印象深刻,特意給他指了去處。
果然是外放,一個不富庶的小縣城當縣令。
不富庶的地方容易出政績,看來皇帝還是關照過他的。
而且,更讓顧春陽十分驚喜的是,這個小縣城,離顧升和顧寬兩人參軍的地方非常近。
顧春陽忽然想到一個問題,趕緊去問顧長清:“爹,如果顧升和顧寬兩人在戰場上立了功,我們一家會不會太扎眼了?”
“如今我和顧越兩個,還沒什么大出息呢,都得避開。”
顧越聞言,不由附和道:“是哦,而且冬陽明年也要下場。”
“到時候我們一家五兄弟都這么有出息,會不會……”
剩下的話顧越沒有說出來,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你們先出息了再說。”顧長清道:“京中高門,哪個家中的弟子走出來,不都是大大小小的官員?
“你們才五兄弟,怕什么?”
“問題不大!”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