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誰能想到,今晚會有兵部的人在場,而且把縱火者抓了現行。
兵部的人當然是顧長清請來的。
他只靠顧家人自己守著工坊是沒用的,哪怕抓到破壞之人,有江寧侯府和三皇子府的干預,最終也無法追究,只會是顧家背上這個責任。
所以,這事還得有分量的人來。
五十萬兩銀子的鈔能力下,兵部的人簡直不要太積極。
以兵部刑訊逼供的手段,這幾個人未必扛得住。
只要有一個人扛不住招出來,那么,江寧侯府就等著兵部的報復吧。
兵部的大人們,大老粗居多,只認一個理,虧什么不能虧將士們!
江寧侯府居然敢派人去燒將士們過冬用的棉服燒了,兵部不會忍的。
顧長清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有兵部的人出現,并且最終兵部審出來,是江寧侯府派出這些人去工坊故意縱火,燒毀將士們的棉服,那么,到時向江寧侯府要債可太理直氣壯了。
江寧侯聽說人被兵部的人抓走了,也是嚇了一跳。
唯今之際,只能在兵部的人查到他們江寧侯府前,釜底抽薪了。
楚侯爺對三皇子道:“殿下,我們即刻回城。”
三皇子:“京城宵禁,這個時候從城外趕回去,叫開城門,是生怕別人不知道顧氏成衣工坊失火和你們有關嗎?”
楚侯爺被罵得狗血淋頭,咬牙道:“殿下!”
“我們要趕在兵部的人刑訊逼供前,先解決問題。”
三皇子氣得一時都不知道說什么,到底還是憋出兩個字:“回城!”
但兵部的動作,比他們想象中的快多了。
楚侯爺回城,立即安排人手,從路上,監獄等各處,找機會將那幾個放火的人解決掉。
可他們還沒能接近那些人,兵部就已經將人審出了結果。
能不快嗎?顧長清直接口述的供詞,讓書吏記好,讓人直接畫押。
一份完美的口供就出現了。
什么?你說這是假的?
難道火不是你們放的?
難道你們不是江寧侯府的侍衛?
難道不是江寧侯府派你們去放火的?
既然這就是事實,那么這份口供哪里假了?
還是說,你們覺得天亮了,江寧侯會來給你們當靠山,就想翻供了?!
總之,審出來就是這么個事實!
天剛亮,兵部何尚書就拿著縱火者的供詞,搶在早朝前進宮找皇帝告狀了。
皇帝大早上被喊起來,心情本來就差,結果還聽見這種惡性事件,心情更差。
這位皇帝或許不是有魄力大刀闊斧的君王,但也絕對不是昏君。
將士們是朝廷安全的基石,絕不允許有人利用將士們的安全報私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