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到名的,按順序排隊。
全村七十九戶,八百三十二口人。
雖說父母在不分家,但像村長家這種一戶幾十口人的,依然很少見,樹大分枝,家里孩子太多,一茬茬長大的,到一定時間都會分出來。
像顧長清這種,一個人一戶的,也是極端,全村就他一個。
為了不影響行程,正常來說,家里壯勞力多,負擔輕,腳程快的,分安排在隊伍前面,負擔重,勞力少,會拖后腿的,安排在隊伍后面。
免得排在前面的走不動了,耽誤后面人的行程。
但,顧長清這個十八歲騎毛驢的壯小伙,卻被安排在后面。
和村里條件最差,老弱最多,最會拖后腿的人家排在一處。
不用說都知道,這是江村長的報復。
顧長清不和他們家一起走,不想給他們家出力,他也不會讓顧長清好過,把他放在一堆老弱病殘當中,不出力也得出力。
而且排在后面的人很容易吃土,前方人走車行,揚起的塵土,走在后方的人不可避免。
村長安排的人圍著隊伍前前后后的喊:“大家都是一個村的,是一個整體,遷徙途中互相幫襯。”
“早到早選地,大家加把勁。”
“全村人數到了一半,才有資格選地,大家不能只顧自己……”
顧長清的小毛驢本就打眼,原本在一堆牛車當中還好些,如今來到后面沒有車子的人群當中,那叫一個鶴立雞群。
大家看著他的小毛驢,眼睛都看直了。
乖乖,逃荒路上有這么一頭驢,可真省事啊……有些臉皮厚的,已經開始在心里打起主意。
點完名,確認全村都在,隊伍開始前進。
由于人多,且拖家帶口搬行李,隊伍前進得十分緩慢。
前方揚起的灰塵,撲了后方人群滿頭滿臉。
顧長清騎著小毛驢,跟著隊伍慢悠悠往前,別說和背著包裹走路的相比,就是和推車的比起來,也十分愜意。
不像逃荒的,倒像出游的。
只是沒一會兒,麻煩就出現了。
村民王大樹直接把小孩兒往他驢上放,嘴里說著:“長清,孩子走不動道,你的驢幫著載幾步。”
他就不信,顧長清還能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把孩子扔下來。
可讓王大樹萬萬沒想到的是,顧長清什么也沒說,甚至都沒阻止他的動作,可他騎著那頭驢,卻在他將小孩兒放下時,猛的往邊上一撅蹄子……
驢子跑開了,而他剛好松手,小孩落空,直接摔在地上,哇哇大哭。
“兒子!!”對方趕緊蹲下去抱兒子。
“小寶!”王家人一擁而上,圍住顧長清。
王老太婆撒潑打滾:“好你個顧長清,害我孫兒摔傷了,得把這頭驢賠給我們!”
“對對對!得賠!把驢賠給我們。”
“大樹,去喊村長來,讓村長給我們做主。”
江村長本來是不想管這種事的,不過聽說事關顧長清,要讓顧長清賠償,馬上就過來了。
江村長一本正經的問:“怎么回事?”
“王婆子,聽說孩子摔了?沒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