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魔都、羊城的服務器擴容和帶寬租賃費,因用戶激增和競爭壓力(尤其是京城被抬高的結算費),同比暴漲120%!”
“內容采購成本(新聞授權、獨家專欄)增加65%!”
“安全投入(防火墻、入侵檢測、人工審核)增加80%!”
“再加上營銷推廣、團隊擴張……本季度凈虧損,環比擴大了18%!”
“現金流……正在快速消耗!”
會議室里一片死寂。
軟銀的巨額投資懸而未決,監管壓力如影隨形,持續擴大的虧損像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頭頂。
盈利,不再是戰略目標,而是生存底線!
郭靄明坐在主位,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目光銳利地掃過鄭浴玲和江姍:“開源!
節流!
兩條腿必須立刻給我跑起來!
阿玲,你那邊的廣告,是時候拿出真本事了!
江姍,增值服務,不能再是紙上談兵!
我要看到真金白銀流進來!
老周,成本控制方案呢?”
——-
新浪廣告作戰室。
鄭浴玲面前攤開著密密麻麻的數據報表:頻道流量分布圖、用戶點擊熱力圖、合作品牌的廣告效果反饋……幾個核心廣告銷售和產品經理圍坐一圈,氣氛凝重。
“鄭總,寶潔的‘風尚櫥窗’二期效果報告出來了。”
銷售經理小李匯報,“點擊量提升35%,但核銷率……穩定在19%左右,沒達到他們預期的25%。
凱文那邊,有點不滿意。”
“19%還嫌低?”
負責“分類信息”
的老趙嘟囔,“傳統報紙廣告連個響都聽不到!”
“光跟傳統比不夠!”
鄭浴玲打斷他,目光灼灼,“凱文要的是增長!
是突破!
我們的廣告系統,太原始!
靠編輯手工排期,靠感覺定價!
cp(千人成本)拍腦袋!
ta(目標受眾)靠猜!
這不行!”
她拿起筆,在白板上畫出一個簡陋的漏斗模型:“必須升級!
建立我們自己的‘廣告投放管理系統’!
第一步:流量細分定價!
首頁首屏、各頻道首屏、內容頁側欄……不同位置,不同流量,明碼標價!
第二步:用戶畫像雛形!
基于注冊信息(地域、性別)和瀏覽行為(常看體育頻道的可能是男性球迷,常看娛樂頻道的可能關注明星動態),對用戶進行基礎分群!
第三步:嘗試‘精準推送’!
比如,在體育頻道首屏,優先給運動品牌(如耐克)和啤酒廣告位!
在娛樂頻道,優先給化妝品和電影廣告!
把流量,賣給最需要的人!”
“技術能實現嗎?”
小李擔憂地問。
“不需要多復雜!”
鄭浴玲思路清晰,“后臺開發一個簡單的排期和優先級配置工具!
編輯手動給廣告主和廣告位打標簽(如‘體育相關’、‘女性消費’),系統按標簽匹配優先級!
人工干預為主,系統輔助!
先把架子搭起來!
名字就叫……‘新浪智投’1.0!”
【跪求禮物,免費的為愛發電也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