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因的耐心解釋,既有對現實的清醒認識,又有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大家的疑慮。周工臉上的表情緩和了許多,他點了點頭:“朱總,我明白了。這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和堅持的方向,我理解公司的決心了。”
會議接下來的時間,討論氛圍熱烈了許多。大家開始就網站和軟件的具體功能、技術選型展開了初步的探討。
晚上,杭州的夜已經深了。
朱因回到了臨時租住的宿舍。這是一個簡單的一居室,陳設樸素。她卸下一天的疲憊,癱坐在沙發上,感覺骨頭都快散架了。
但她還是拿起了那部特制的手機,撥通了陳浩的號碼。她迫切地需要向他匯報,也想聽聽他的聲音。
電話很快接通了。
“浩哥。”朱因的聲音帶著濃濃的倦意。
“聽著很累啊,阿朱。”陳浩的聲音傳來,透著關切,“會議開得不順利?”
“總體還行,大家積極性挺高的。”朱因揉了揉太陽穴,“就是……今天有人對‘擔保交易’提出了質疑,和周工說的一樣,覺得太難,不現實。”
她把周工的質疑和自己在會上的回應,詳細地向陳浩復述了一遍。
陳浩在電話那頭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等她說完,他才緩緩開口:
“阿朱,你回答得很好,思路清晰,有理有據。”他先是肯定了她,然后問道,“你覺得,周工他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質疑?”
朱因想了想:“因為他們是從純粹的技術和現實條件出發,看到的都是困難。而我們,是從未來的需求和可能性出發。”
“沒錯。”陳浩贊許道,“所以,我們要讓他們理解的,不是技術細節,而是‘為什么必須這么做’的根本原因。”
他頓了頓,開始更深入地剖析:
“你跟他們強調信任,這很對。但我再跟你深入說一下,你以后可以更好地傳達給他們聽。”
“線上交易,最大的障礙是什么?就是信息不對稱和地理隔離帶來的不信任。看不見摸不著,我怎么知道你不是騙子?‘擔保交易’的核心,就是用我們平臺的信用,暫時替代陌生人之間尚未建立的信用。我們充當這個‘信任中介’。”
“這不僅僅是方便,它是在創造一個全新的商業環境!一個讓陌生人之間敢于交易的環境。沒有這個環境,c2c模式永遠只能是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
“技術上難,是事實。但我們可以換個思路。不一定一開始就要對接銀行。我們可以先設計一套虛擬的‘信用點數’或者‘交易憑證’系統,在平臺內部閉環運行,模擬擔保流程,讓用戶先熟悉和接受這種模式。等技術、法規成熟了,再無縫切換到真實的資金流。”
“你要讓團隊明白,我們不是在做一個簡單的軟件,我們是在制定規則,在搭建一個生態。‘擔保交易’就是這個生態里最重要的規則之一。現在看是難點,未來,它就是我們最寬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