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這日,于大嫂早早地過來喊了于氏一家子去于家過年,于大嫂來喊了人就先回去備菜了,除夕是大日子,自然是要早早準備起來的。
原本于氏還不太愿意回于家過年,周圍的鄰居總有那不長眼的會嚼舌根,還是秦蓉勸到了于氏的心里,于氏這才答應了去于家過年。
今年秦蓉一家子的日子是好過的,掙了銀錢還買了鋪子,別家的男子都不一定有秦蓉這般能干。因著日子好過,于氏在年前給自己和三個閨女都又買了一身新的棉衣。
于氏怕自個兒忙不過來,于是直接去成衣鋪子里買的成衣,花了不少銀錢呢。
于氏帶著閨女們換好了新衣服,戴上了平日甚少戴的首飾,這才去了于家。在一個巷子里住著,東家長西家短的,愛管人閑事的總是多,于氏特意叫閨女們都打扮得漂亮些,也好堵堵那些長舌婦的嘴。
既然是去過年,自然也是不能空著手去的,秦蓉提前和張屠戶定了一只豬腿,已經送了過去,剩下的便是一些海貨,秦蓉放在了背簍里。
于氏手上提的東西就多了,兩個竹籃里一個放著滿滿當當的雞蛋,一個放著鵝蛋和鴨蛋。秦悅的手上提著一個食盒,食盒里裝的是鼎福齋的糕點。
到了五馬巷巷子口,果不其然,已經有那好事的站在別人家門口聊閑話了,于氏一家子這會兒出現,簡直就是給她們送話題來了。
“喲,這不是貞娘嗎,帶著閨女回來過年啊?”
“怎么回娘家過年啊,這不像話吧……”
“你這就孤陋寡聞了吧,貞娘和離了!”
“什么?貞娘和離了?那怎么三個閨女也跟來了?這和離是怎么個章程啊?咋就和離了?”
“你瞧瞧你瞧瞧,具體咱們也不知道,不過我聽說啊,貞娘前頭那個男人是嫌貞娘生不出兒子來……”
“生不出兒子來倒確實,總不能叫他們秦家斷了香火……”
“貞娘沒出閣那會兒可是頂頂好名聲的,她樣貌好又能干,人還溫柔賢惠,沒想到竟然落了這么一個下場……咱們這些同歲的人里,怎么都想不到是她被夫家嫌棄呢!”
“誒,按理說貞娘不是應該過得不好嗎?怎么看著這么精神吶,你看她頭上戴的那簪子,我在李記瞧見過,可不便宜呢……”
“昨兒張屠戶不是還送了一個豬腿來,據說就是貞娘給的。”
“不是過得凄慘嘛……這么瞧起來這日子可不難過啊……”
“是啊,你瞧這一身棉衣,這可是繡花襖,我在成衣鋪子見過,可不便宜吶!”
幾個婦人圍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說嘴,嗓門還格外的大,秦蓉就是不想聽也聽了一個清清楚楚,她算是體會到了古代這些婦人八卦的功力了。
還是于氏厲害,她人目不斜視,提著籃子,帶著笑,徑直往于家走去。
今天雖然很冷,但是天氣卻是晴的,風也不大,于老娘早早地就開著院門等著閨女歸家。
于氏見院門沒關,就知道是于老娘在等自己了,她笑著喊道:“娘,我來了。”
于老娘樂呵呵地把于氏娘四個迎了進來,秦蓉、秦悅、秦怡也乖巧地叫了人。今日為著于氏要來過年,于老娘和于大嫂可是好生準備了一番的,炸丸子、炸豆腐、雞肉、鴨肉、豬肉、鱸魚、鱖魚、河蝦……
于老娘和于大嫂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都買回來,這哪里是買吃食,這分明全是愛護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