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院門,堂屋里的燈燃得亮亮的,秦蓉放下了背簍取出了糖葫蘆進了堂屋,于氏此時正數錢數得帶勁。
秦蓉笑著把糖葫蘆分了一分道:“娘,看來今日的進賬很喜人。”
于氏點頭,一臉興奮,“阿蓉,我當時出來還后悔呢,現在想想有什么可后悔的,這一日就抵我在繡坊做一個月還有的多呢。”
秦蓉在于氏身邊坐了下來,笑道:“所以說啊,娘還愁什么呢。”
“阿蓉,你去取了筆來,來幫娘算算賬。”于氏一臉興奮地道。
這時秦怡自告奮勇地道:“娘,我也會算術了,不如我來幫娘記賬。”
于氏笑著道:“阿怡且再學上一年,才能趕上你姐姐呢,這會你字都沒認全,如何記賬?”
秦怡吐了吐舌頭,有些不好意思,她算術是連廖娘子都夸贊的,只是這一手字確實有些慘不忍睹。
“阿怡坐我身邊幫我打下手吧。”秦蓉不想打擊秦怡的熱情。
秦怡高聲道:“好嘞!”
母女三人一個負責報賬,一個負責計算,一個負責核對,只一盞茶的時間,一日的賬便理清楚了。
今日于氏一共走了東邊九個村子,一共賣了十一兩三錢銀子,吃食共賣了三兩五錢銀子,去掉給秦蓉的成本,賺了六錢銀子,真的就是一個辛苦費。大頭還是在于氏做的繡品和陳母做的鞋、荷包、香囊、絡子還有給孩子做的一些小物件上。
七兩八錢銀子的收入中,三兩八錢是成本,四兩銀子是凈賺的。四兩銀子中,于氏的繡品是大頭,這部分于氏的分成會更高些。
外邊的七個村子賣得不如最里頭的兩個村子,最里頭的兩個村子不拘是什么,他們都要,興許是出去一趟不方便,于氏和陳母的東西基本都被買空了。
這么算下來,于氏今日一日就賺了三兩一錢銀子,于氏興奮地快要跳起來了,這么下去,開鋪子的本錢應當很快就能賺到了。
秦蓉卻沒這么樂觀,這賣繡品掙的錢也不是日日都有,好些小物件今兒個村民買了,沒用壞前說不得也不會再買,這么看來賣繡品和小物件能不能成還得繼續看幾日。
于氏聽秦蓉這么一說,也覺得有些道理,今日是運氣好,碰著人村長閨女要成親,村長有錢愿意給自己閨女花,可大部分村民家的條件是沒有那么好的,想要日日賣繡品,可能還真的得靠運氣。
秦蓉從于氏手中拿到了二兩九錢銀子,成本在一兩五錢銀子左右,這樣也就是能賺到一兩四錢銀子,這銀子拿著不用操心,只需要把東西做出來就成,秦蓉也挺高興的。
看來別的生意也是有做頭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