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同于氏一起長大的婦人在得知同秦蓉結親的是顧笙時,圍在一起的談資也變了,都在好奇這兩人是怎么湊到一起去的。
也有那刻薄的婦人在背地里說顧笙買了東街的宅子已經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到時彩禮聘禮可就很難看了,大家都商量著到時定要去瞧瞧都有些什么聘禮和嫁妝。
可誰知道納征那日,顧笙光是出的聘銀就叫人驚掉了下巴,整整六百六十六兩的銀子,這梨花鎮上就是普通的富戶娶媳婦,也是給不了這么多聘銀的。
接著便是一應的聘禮:聘餅、六式海味、三牲、魚、酒、四果、四糖、金釧、金手鐲、金戒指、金項鏈、金耳環、玉如意擺件、蜀錦、云錦各八匹還有人參、燕窩、熊掌還有一對大雁。
無論是禮金還是聘禮,都叫來圍觀的人大開了眼界。
“天老爺,這顧笙的家底怎得這般厚?”
“顧笙不過是一個捕快,還能這么有錢啊?”
“這顧笙的聘禮如此豐厚,那也可以說明了人家可是真的很鐘意秦蓉了,秦蓉這小娘子福氣也太好了一點……命真好啊!”
“這貞娘和離過這個名聲是一點都沒影響到秦蓉嗎?這怎么可能啊……”
“對啊,秦蓉都十八了……老姑娘了,顧笙也不介意,還要出那么豐厚的聘禮?”
“秦蓉自己還開著寶蓉軒呢,那么大一間酒樓呢!”
“可是顧笙那聘禮是真的豐厚啊,顧笙還有東街那么大一座宅子呢!”
“你們且等著吧,我反倒是覺得顧笙一點都不顧及秦蓉,這么豐厚的聘禮,若是倒是貞娘給的嫁妝拉胯了,那丟臉的還不是秦蓉,到時啊秦蓉如何在顧家立足呢!”
“你這么說好像也有道理啊……”
當然了,這些風言風語,秦蓉是不在意的,只顧著每日兢兢業業地經營著寶蓉軒。
……
秦蓉原本覺得時間也還長,但是過了定之后,于氏每日都急哄哄的在準備著嫁妝,導致秦蓉也覺得時間有些不夠用了。
這一日于氏特地喊了秦蓉回家,就是打算同秦蓉商量一下嫁妝的事。
秦悅眼看著也十六了,這些事于氏也不瞞著,就是秦怡,于氏這次也沒讓避著,她道:“從今天開始阿蓉備嫁的事我都會同你們商量,你們三姐妹阿娘準備的東西都一樣,但是你們阿姐自個兒的東西呢,娘是不管的,所以到時你們也一樣,自己攢的銀錢,到時便都帶了去夫家。
至于聘禮呢,除了聘銀用在辦席面上,多余的包括聘銀都讓你們帶走,作為嫁妝。女子的嫁妝是有嫁妝單子的,過了明路的,是受保障的,所以呢不怕備得多。
但是,咱們也要考慮男方家中的情況,這中間的彎彎繞繞可太多了,咱們就先說顧家的情況,阿蓉,顧家的親事都是顧笙自己和師父在操持,這次他們給的聘禮豐厚,咱們也不能落了下乘。
否則,多了少了都是不大好的。”
聘禮的事,其實在納征前就同于氏和秦蓉商量過,若不是于氏想著低調些,云阿叔和顧笙可是還想著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