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地擺臂練習:主要用來體會和掌握擺臂正確技術,對協調下肢動作,提高跑速起到積極的作用。練習方法:兩腳前后站立,前腿稍彎曲;上體稍前傾,兩臂彎曲成90度,前后擺動。練習時要求放松,以肩關節為軸,擺動方向要正確,做到放松、自然、協調。
2.小步跑:主要是體會跑時膝關節放松和腳“扒地”動作,改進落地技術,發展跑的頻率。練習時兩臂自然下垂,上體保持正直或稍前傾,大腿積極下壓,膝關節放松,小腿順慣性前擺,用前腳掌積極向后下方“扒地”。
3.高抬腿跑主要用來增強抬腿肌肉力量,糾正抬腿不高的缺點。練習時上體正直或稍前傾,大腿向上高抬,小腿自然彎曲折疊。而后大腿積極下壓,用前腳掌在身體重心投影點下方落地,觸地即抬,并充分蹬直,使身體重心始終保持較高部位。
4.后蹬跑主要用來增強腿部關節力量,體會蹬、擺技術,糾正后蹬不充分和坐著跑的缺點。練習時上體稍前傾,兩臂自然擺動,支撐腿用力向后下方蹬地,腿蹬直后,迅速前擺(小腿向后撩),并帶動同側髖關節前送。當大腿擺至適當高度時,積極下壓,用前腳掌向后下方蹬地。
先躺在一塊平坦的地板上,雙膝蜷縮成90度左右,后背緊貼地面。2、兩只手半握拳放在耳朵兩側,展開雙臂。3、在起來的時候,注意腹部開始發力,讓頭部和上半身慢慢離開地面。4、將上半身向膝蓋處靠攏,慢慢使用腰部力量再將上半身恢復到平躺的狀態。
仰臥起坐作為部分地區中考體育選考項目之一,同時也是增強身體核心力量的重要訓練方法,對中考體育立定跳遠、其他項目(如實心球)等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很多同學的仰臥起坐并不標準,接下來,我們來一塊看看如何做標準仰臥起坐的同時還能拿高分。
1.身體仰臥在墊上,雙手五指交叉貼于頭后,雙腳放置墊上,兩腿屈膝(兩膝稍分開),大小腿呈直角。2.起坐時,雙肘觸及兩膝為完成一次。仰臥時貼于頭后的兩手背必須觸墊。3.仰臥起坐過程中,緊貼頭后的手背未觸墊、臀部離墊或雙肘未觸及兩膝屬犯規動作,不計次數。4.以一分鐘內完成的次數計成績。5.考生只有1次考試機會。
在考試時出現以下行為均屬于犯規行為1.起坐時,雙時未觸及兩膝2.仰臥時,手背及肩胛骨未觸墊考試過程中,3.仰臥時臀部離墊考試過程中,出現以上犯規行為者,犯規時所做的仰臥起坐不計數,但考生可以繼續考試。
仰臥起坐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練習時要循序漸進,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由易到難。練習初期可以先進行有氧運動,而后再進行無氧練習,練習量要因人而異。在1分鐘仰臥起坐練習時,由于練習產生的乳酸,導致在練習的后期階段(45秒左右之后)動作開始停滯不前,變得緩慢。因此,在訓練時,要增加耐力訓練來解決這一問題。
1.基礎訓練。在初級階段,我們可以通過規定訓練的個數,采用不計時方式練習。在保證動作標準的情況下,一次性完成規定個數。當我們可以完成規定的動作時,可以增加個數,甚至可以提速。
2.幫助訓練。訓練后期(45秒后),我們可以讓搭檔進行幫扶。當練習者上體前屈時,幫扶者在背后輕推助力,幫助練習者繼續完成動作。
3.負重訓練。仰臥起坐教學過程中利用沙包、腿放高處、斜坡(頭下腳上)等手段對腰腹肌進行深度刺激。如,手持重物放于頭后,仰臥舉腿時綁上一定重量的物體等。
負重訓練的注意事項:(1)根據學生的能力,讓學生自主選擇,安全第一。(2)每組最高練習次數15次左右。(3)練習時,每組之間休息時間要充分,練習結束后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放松。
4.計時訓練法。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盡可能地多做,而練習的組數不變。計時訓練法可以提高學生規定時間內完成數量的能力,加快學生速度的同時又能獲得很高的練習強度。比如我們規定學生15秒完成14個、15個等,組數不變。具體操作如下:
(1)等時法。在保證每組練習的時間(10秒、20秒、30秒等)不變的情況下,要求學生盡可能地多做。安排的練習組數3~4組,組與組間歇30秒。
(2)計時遞增法或遞減法。將練習的時間逐漸遞增,比如第一組做10秒,第二組做15秒,第三組做20秒,組與組間歇30秒。遞減法即將練習的時間從長到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