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走后,九月就開始整理餐具、擦桌子、掃一下地上不小心掉落的殘羹飯菜。收拾后,就回到洗餐具的地方,挽起袖子,開始洗洗刷刷工作。
第三天,九月已經逐漸適應了這種“打工”生活。此時,九月基本上消除了與其他員工之間的陌生感,開始掌握各項工作的特點,變得主動和靈活了,同時也克服了自己心理上的不平衡感。
晚上,老板娘就宣布九月通過了試用期,可以留下來繼續工作了。大家都替九月歡呼起來。
第四天…
一天的工作基本是這樣的:下午六點出攤,打掃打掃衛生,七點半吃飯,再工作到凌晨兩點下班。每天都是累的要死,還要騎自行車在黑夜中狂奔回到家里,甚至不洗澡就想睡了。
在飯店里打工的日子,對九月來說不僅僅是一種煎熬,也是一種磨礪。每天下午六點,當夕陽西下,天邊霞光照進入飯店的大堂的時候,九月和同事們就已經開始了忙碌。
老板娘總是以嚴格的標準要求九月。無論是洗碗盤的速度、干凈度,還是上茶或端盤子的速度、姿勢,她都會挑剔個不停。
“九月,這個盤子怎么感覺還有點油呢?怎么洗那么久盤子了,還犯這種錯誤,不能偷懶哦。”
“九月,你麻利一點喂,馬上把這個桌子收拾干凈!食客焦急上桌呀!”
“三號桌要一瓶橙汁,你怎么給食客拿了一瓶水蜜桃飲料呢?聽清楚一點呀!”
每當出錯的時候,老板娘就會瞪大眼睛,厲聲斥責九月。九月就像是一只受傷的小麻雀,哆哆嗦嗦的。剛開始的時候,九月常常因為受不了老板娘的責罵而偷偷流淚,但漸漸地,九月學會了把淚水咽進肚子里,用沉默和堅韌來回應她的責難。
除了老板娘的嚴厲對待,九月有時候還面臨著同事間的矛盾和沖突。服務員的工作繁瑣而又繁重,大家常常因為一些小事而產生摩擦。有一次,因為一個樓梯沒有及時拖,王大姐下樓時差一點摔倒,九月和王大姐因此發生了爭執。
她言辭激烈地指責九月,“剛才就喊你拖一下樓梯,這里不小心灑了一點湯水,你怎么裝作聽不見呢?”
九月氣不過便還嘴反駁:“我一直在洗盤子,哪里有空幫你拖個地呀!你自己弄灑了湯水,你不自己解決一下,還賴上我了呀!”直到老板娘出來制止,才避免個更大的沖突。后來,兩人互相道歉了,才和好如初。
有一次,在二樓,幾位大叔喝酒喝得差不多了,感覺已經酒醉了。九月在旁邊的包廂收拾碗筷,正準備下樓洗盤子。其中一位五十多的大叔立馬就拉住九月的手,“小妹妹,今年幾歲了?來陪叔叔喝杯酒。”九月想甩開手,可是力氣太小了,越想走,手被拽的越緊,:“大叔,您放開手,我手痛呀!我不會喝酒!”。九月也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場景,慌得快要哭了,急忙大喊樓下的老板娘求救。
此刻,老板娘正在樓下收賬,哪里顧得上九月的呼喊。此時,王大姐也在隔壁包廂里收拾碗筷,聽到九月的呼喊,趕緊出來安撫食客的情緒,“大哥,她是老板家的親戚,你放手呀!她還是個孩子,不會喝酒,你不要為難她呀!我陪你喝一杯。”那位大叔趕緊把手放下,倒了一杯酒遞給王大姐,“好吧!我們走一杯。”王大姐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大哥,我只是打工的,還要去工作,你們慢喝。”說完,快速拉上九月走出了包廂。
九月此刻驚魂未定,許久才緩過來,“王大姐,今晚真的謝謝您了!要不是您,我不知道該怎么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