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站在西校區主干道上,望著道路兩旁密密麻麻的社團招新海報,只覺得眼睛都快花了。秋日的陽光斜斜地透過枝葉繁茂的梧桐樹,在一張張色彩斑斕的海報上跳躍,將\"招新啦\"的紅色標語染成暖金色,仿佛在為這場青春的盛會歡呼。
志愿者社團的海報上,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同學笑容燦爛,背景是敬老院老人眼角的皺紋與孩童手中的氣球;數學社的海報滿是復雜的公式和圖表,用熒光筆勾勒出的費馬大定理證明過程在陽光下泛著神秘的光;文學社的海報則充滿了詩意與浪漫,水墨畫上斜倚著半闕宋詞,宣紙邊緣還暈染著未干的墨痕。
而最吸引九月目光的,是那張心理學社的招新海報——淡藍色的底色像極了雨后初晴的天空,一顆白色的心形圖案躍然紙上,邊緣用燙金勾勒出柔和的光暈。旁邊寫著\"探索心靈奧秘,守護青春陽光\"的標語,每個字都像是用羽毛筆書寫,尾筆處還俏皮地打著卷。
海報右下角貼著往屆活動照片:燭光搖曳的心理沙龍里,同學們圍坐成圈分享心事;團體輔導課上,彩色卡紙折成的千紙鶴掛滿整個教室;5.25心理健康日活動中,戴著兔子耳朵發箍的志愿者正在給路過同學發放心理健康手冊。
九月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心理學社的海報上,記憶不由自主地回到高中時期。高三教學樓的白熾燈總是亮到深夜,試卷堆疊成的書山后,此起彼伏的咳嗽聲與壓抑的啜泣聲交織。
那時的九月雖然努力調整自己,每天清晨對著鏡子給自己加油打氣,但在模考失利的深夜,在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卻因家庭經濟壓力而猶豫的瞬間,她也常常感到迷茫和無助。偶然間在圖書館角落發現的那本《青少年心理學》,成了她的救命稻草。書中對考試焦慮的認知行為療法解析,對青春期情感困惑的案例分析,讓她豁然開朗。她開始偷偷在課間觀察同學們的微表情,用\"情緒abc理論\"分析好友間的矛盾,甚至試著用放松訓練幫助失眠的室友。
從那以后,她便對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常常想,如果能深入學習心理學,不僅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還能為身邊的人提供一些支持和幫助。她曾在日記本扉頁畫下小小的雙學位徽章,旁邊標注著\"應用心理學\"的字樣,只是不知道修雙學位需要滿足哪些要求,這也成了她心中一個小小的期待。此刻看著海報上\"心靈樹洞\"信箱的圖案,她仿佛看見未來的自己坐在咨詢室里,耐心傾聽來訪者的故事。